返回第九十九章 六句话  缘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十九章 六句话 (第2/3页)

知道讲到什么地方去了,讲着讲着也不知道这接下来该怎么讲了。

    “好了,这个你拿着,我们这就出城了。”袁庭植哈哈一笑,从上衣内里拿出一张叠起来的纸递给了宋然,然后没有说什么,转身就走了,到了台阶的时候转身补充了一句,“对了,还有就是让你的人不要妄动,伤到了不好。”

    “你大爷,装什么大瓣蒜,这是什么?”宋然接过纸张,打开一看,上面寥寥数字。

    “禅让非我愿,先前沉迷,铸成大错。人各有志,我志不在江山。天意已定,是非曲直自在人心。另,轿中之人非真。”

    没头没脑的果然是三句话,最后那个不算,可是就是这最后几个字让宋然呆了,什么叫做“轿中之人非真?”难道这车轿之中的人不是宋徽宗?

    宋然就这样拿着这张纸条,上面的字迹很容易辨识,是宋徽宗赵佶的字,但是字里行间意思一时之间难于揣摩,就在这愣神的功夫,御街上的车队又开始行进了,牛花没有得到宋然的进一步指示,放着宫中禁军推开了城门……

    车队越行越远,远远的绕向了金营所在的方向,宋然捏紧了手中的纸条。

    “这他娘的水太深了吧,这能不能退票啊,剧本不是这样的……”

    宋然以前通过历史书建立的认知完全崩塌了,在那些历史书中,善恶是分明的,忠奸也是分明的,懦弱与勇敢也是白纸黑字,那会有现在真实这般复杂。

    不过要是仔细的想一想,宋然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即使再公正,就如司马迁、班固,在时代的影响之下,史书的撰写过程中难免会掺杂有个人的意见看法或者时代的印记,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又有谁真正能够跳出局外去记录呢?

    虽然这亲身经历与历史记载想去甚远,但是宋然还是能够接受的,连穿越这么不能解释的事情都能发生,更何况这些不同,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当是穿了一次假的越吧!”

    从宋徽宗赵佶给宋然的纸条之中,宋然看出了一些端倪,首先是这禅让的非情愿,也就是说,赵佶之所以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不是他想这样的,史书中是说为了逃避,而在宋然看来,这其中恐怕还有其他的隐情。

    其次,关于人各有志的这句呢,赵佶表示了自己的心并不在帝位之上,这倒是可以理解一些,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书法字体的代表人物,可能他的指向在于书法而并不在皇位之上,这是情有可原的。

    再者,就是关于宋然最不解的问题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赵佶说了,前去金营交换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己,那就是说,现在的宋徽宗只是个替身,既然有替身的存在,就有两个不明的问题了,一是这个替身的真正任务是什么,可能除了替宋徽宗去赴死之外,恐怕还会有些别的东西,当然也可能就只有替死这一个功能,其二,真正的宋徽宗现在在什么地方。

    直到车队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