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七章 对日政策  中华苍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二十七章 对日政策 (第2/3页)

了。

    站在后面的邓世昌有些黯然,如今再也没有理由刁难太平洋舰队了,甚至要把南北两洋舰队的指挥权交出去。皇上还是器重这些新生代的将军们,因为他们是跟着皇上从一无所有到今天的权掌天下,这就是从龙之功。海军是这样,陆军也是这样。从欧阳振华开始,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梁华殿、雷震春……这些本来也是一无所有小兵仅仅跟着皇上四年就成了手握重权的大将。而老北洋中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将聂士成、刘盛休,却只能在这些小辈前面低声下气。他邓世昌这个海军部长,排位在兵部之下,不仅不能指挥作战,就连参谋海军战事都只有建议权,如今真正的成了海军后勤部长。好在吴德仁只知道打仗,补给、造舰、港口管理还是他一手包办,包括大连海军学校。如同皇上说的一样:打仗这种风险很高的活,就适合吴德仁这种二百五去干,做好舰队的保障比亲自迎敌更重要,都想着上前线豪气冲天,那谁来为军队默默付出。想到这,邓世昌有些释怀。作为老海军的邓世昌明白后勤保障的重要性,虽说皇上说的是没错,其实他更想去做二百五[读小说请进入“热-门@小#说&网”]。

    解决了吴德仁这根搅屎棍,局面立刻平静下来。对俄国的政策已经很明确,军事仅为辅助手段,现在看来似乎也用不上了。那么怎么处理日本?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会是什么反应?这很让人头痛。

    进攻日本沿海的计划被取消,因为光绪也认为这次抢不回开动军舰的费用。那至于要不要将舰队开向日本海岸就成了新的争论焦点。光绪只是听着他们为各自的理由辩护没有说话,但光绪听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大清的海军现在没有能力攻入东京湾内,就因为水道中密布的水雷。即使全军出动,也不能突破浦贺水道,光绪明白,即使在科技更发达的后世,水雷也海军最大的麻烦。直到用过午饭后光绪才做出了决定:不向日本沿岸派出军舰,由驻日公使馆向日本递交最后通牒,表明大清立场和赔款要求,并限时在朝鲜的日军被全歼之前回复。

    对于为什么要把回复时间定为在朝鲜的日军被全歼之前,竟然没有人表示哪怕一点点奇怪的念头。光绪反到是感觉奇怪了。光绪谨慎的问了问吴德仁:“你知道为什么朕要这么定时间吗?”

    吴德仁大大咧咧的说道:“不就是皇上想抓日本俘虏修铁路嘛。按小日本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投降的性格,这些日本兵来大清修铁路是一定的。”然后吴德仁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原本我们就打算这么干的。”

    光绪的脸很黑,自己处心积虑想出来的办法在这些人眼里跟本就不是一档子事。自己还是太小看这些人了。两世的经历不过只是多些见识、多些长远的眼光,其它也没什么好自豪的。

    吴德仁变了个脸色。现在他满脸献媚的向皇上进言:“皇上,日本手里现在还有两艘龙吟同级的战列舰。您看是不是给抢回来?”唯恐舰队规模不大的吴德仁决定将这此在舰支分配上的损失从日本人身上找补回来。

    “不是说你们海军无法突破浦贺水道吗?光靠外交怕是不行吧。”光绪话才出口,脑中灵光突现,脱口而出:“难不成你有办法?”

    吴德仁走到沙盘前说:“成不成还得皇上你来定。这办法到还真有一个。正面强攻浦贺水道是不可能的。但小日本都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