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没有来晚吧?” (第2/3页)
兵蒙古乃是平叛。英法等国早就希望大清能对抗俄国。因此不会反对。而俄国远东铁路尚在修复中,俄国此时对蒙古虽有心却无力。而吕宋,我们借口以保护华人为由,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在列强反应过来之前做成既成事实,事后扶持华人当政然后一撤军,无论英法美等国都没办法。只有德国。他们也许会要求参于。”
“考虑的很周全嘛。”光绪环视一周,冷笑道:“今天诸位一起来此。看来补给物资什么的都准备好的吧?”
“托皇上洪福,这几年朝廷财政充裕,粮食丰产,各类物资储备充足。户部已按兵部要求将各项物资备妥,只待皇上一声令下,户部便可将物资向各军拨发。”林启兆说的很肯定。
“那前期准备呢?情报、通讯都准备好了?”光绪的声音有些大了。
“中情局自结束对俄战事后,主要精力就放在吕宋。虽然人手尚不全,但此次卑职将亲自前住,确保完成任务。”
周勤才说完,被光绪转头盯着的冷峻也站了起来:“卑职也将亲往蒙古。”
“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确实是,吏部尚书孙家鼐明确的告诉皇上,吏部已经在挑选战后任职官员。工、礼两部皆附议,就连在朝政中一向保护中立的刑部尚书礼亲王世铎都坚决的附议。
“好呀,这都是准备好了。李鸿章,这都是你的授意的吧?看来你这个总理做的很好呀。今天朕看来是答不答应都要答应了吧,你们这是要逼宫呀。”说完光绪一拳砸在桌上,将折子远远丢了出去:“军队都集结好了吧?”
皇上暴怒而立,众臣却惶恐跪下。欧阳振华也单膝跪地奏道:“微臣虽已下令取消休假,但无皇上旨意,微臣不敢擅调一兵。”
不错,该有的准备没有少,也无一人越权。光绪看到了李鸿章能协调内阁成员达成协议,看来他光绪刻意培养的责任内阁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各部却用如此逼宫的方式强迫光绪答应,却不是光绪所能接受的。光绪喘着粗气,他不知道自己的眼睛因为愤怒慢慢变的通红。
李鸿章没有说话。只是走过去捡起地上的奏折,然后走到光绪身边说:“皇上还能克制住心中的怒气吗?”说完双手托起奏折高举于顶,躬身奏道:“请皇上照准。”
“够了。”光绪伸手打掉呈到面前的奏折说:“一个二个都莫名其妙。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都在说朕心中有戾气,朕怎么没觉得。前日廷仗翁师傅是朕的是不是,朕不是已经道过歉了吗?”
李鸿章还是捡起奏折恭[熱,門.小'説. 网]谨的呈上:“请皇上照准。”八部二局皆同请。
“拿国朝前程和将士性命来做赌注,就为了平息所谓朕莫明其妙的戾气?”光绪一把把桌子掀翻:“那只是冲动。冲动。朕就不信你们从来没有冲动过一次?”
众臣皆不说话,只是低着头。
光绪见此情形已不容他拒绝。强压怒火说道:“朕以为这份计划有待商榷,摆驾参谋本部,诸臣工同行。”
参谋本部沙盘上,王士珍详细的解说战略。皇上也不停的提问并提出建议。李鸿章站在一旁却看着全身心投入军事推演中的皇帝,此明的皇帝无比冷静。
虽说皇上欲改革国体因为顾及国内稳定,并未有实制性的改动,但很多无关紧要的地方都有很大的变动。比如将军机处改名为国务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