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六章 韩芸的谋划 (第2/3页)
懂,顺理成章的全部推给了最信任的韩非,连原本五天一次的朝会,也借口小皇上要休息,推辞不去,交给了韩非主持。
此事,辅政大臣内阁大学生本是反对的,甚至同意朝会开始时间再推迟一点,请西宫太后维持基本的朝仪,但西宫太后这次铁了心不愿上朝,朝臣只得遵从她的懿旨。最后朝会演变成特异的现象,朝臣们上朝先朝空的龙椅参拜行君臣之礼,然后向躬身向韩非行拜见上官之礼,接着再讨论朝政大事。
当然,朝廷主要大事都是韩非联合内阁大臣商议,由韩非裁决,需要动用西宫太后和皇上的名义,则由韩非进入后宫呈奏。朝廷上层整治格局,逐渐形成了忠国公韩非加内阁大臣模式,西宫太后皇上以及辅政大臣模式似乎淡出了朝野的视线。
这是典型的权臣专权的模式,按说应会遭到士林舆论讨伐,但韩非一向仁德亲民赢得了广泛的民意基础,处事公允应对得体,朝臣们无话可说,再者宫中兵变导致的大清洗,以及番王虎视眈眈,形势危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更主要的,韩非主导的经济改革,天下豪门商贾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士林中精英人物大多是富家子,舆论导向可想而知。
韩家掌控的南北版民申报,更是全方位宣传,为这种朝廷格局造势,塑造韩非掌控朝政的正确性合理性。总之,紧密团结在以韩非为领导核心的大华朝廷周围,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否则就是叛逆,要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为了笼络人心,营造新朝祥和的气氛,韩非以皇上的名义,对权贵家族大加封赏,凡是有爵位或三品以上官员的夫人全部恩封诰命,已有诰命封号的加一级待遇。
韩非的连番举措,京城气氛完全从皇宫兵变的阴霾中走出来了,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祥和的背后,却是另一番紧张的情景,韩非一方面命锦衣府紫府严密监控番王的异动,另一方面紧锣密鼓的调集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