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狂热地想得到她 (第2/3页)
,那么今年青云就有可能先借调到县委宣传部去,这就加快了他成长的步伐啊!舅舅,这个忙您可一定要帮!”
“呵呵,青云还年轻,多努力,多出作品,最好是自己单写的文章来获奖,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啊。”周锡煌看着朱青云说。
“我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舅公的期望!”朱青云很是一本正经地说。
临走前,王建才让朱青云把车上那几箱东西搬到周锡煌家里。周锡煌有个怪脾气,最讨厌人家拎着东西上门,对王建才也是这样。但是如果他们谈话很愉快,最后走的时候把东西送上来,周锡煌总是很高兴笑纳。
王建才掌握了周锡煌的这个脾气,总是在临走前把东西搬上去。这次他带了两大袋无公害稻米,每袋100斤;还有两大箱土鸡蛋,总共四百个。
这些稻米是安河县水稻良种场专门生产的绿色水稻,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用的都是农家的有机肥,而且周围没有机动车行驶,完全是有机绿色食品;还有这些鸡蛋也不是普通的鸡蛋,而是桐乡县一家专门进行无公害养殖的养殖场出产的土鸡蛋。
这些母鸡全部放养在山上,吃的是虫子,补充的食物是菜叶、稻谷,没有添加任何经过化学加工的鸡饲料。更为特别的是,这个鸡的品种是独一无二的,母鸡都是小小的一只,产下的鸡蛋却特别大,而且蛋壳是绿色的,特别坚硬,鸡蛋黄特别大。
这种鸡蛋吃起来特别香甜。周锡煌很喜欢吃这种大米和鸡蛋,而且他要求女儿每天必须吃两个以上的鸡蛋。于是,每次王建才都会算准了他家吃米和吃蛋的周期,定期送过来。
朱青云吭哧吭哧地把这些东西搬上周锡煌在三楼的家里,已经是浑身冒汗了。
周锡煌看到这些东西,笑呵呵地说:“这些东西我就无条件没收了!一会儿省文联还有个活动,中午就不能陪你们吃饭了。要不你们在家里吃,让舅妈陪你们,她一会儿就回来。都是自家人,就不要客气。”
“舅舅,我是巴不得留在家里吃舅妈炒的菜,”王建才说,“但是今天确实不行,我得赶回去,您也知道,下面的工作现在不太好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个什么事,我得时刻待命啊!下次吧,下次我和小英一起来家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