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一己之力  最强小村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4章:一己之力 (第2/3页)

 期间易婵想要请余见海吃饭,被余见海推辞了。说来日方长,想吃饭的机会多得是。易婵笑着说“那你有时间可要赏光呀”,便也不再坚持。

    余见海对于吃饭不吃饭的毫不在意,他知道只要自己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面膜,像易婵这样的客户会越来越多。想吃饭,估计以后吃到烦的时间都有。

    玉米收完之后,余湾村开始了自从农村承包到户之后的第一次大动作,盖大棚。

    经过余汉芒和吴菲村里一帮干部的动员,村里以每亩一千五百块的价格,调整了一百多亩土地建塑料大棚。这个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公道,毕竟一亩地每年的净收入也就是千把块钱,还要搭上劳力。遇上什么自然灾害的话,这点钱都保证不了。

    现在每年可以按时有保证的领取一千五,倒也是让不少人满足。解放了劳动力又有稳定的收益,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当然村里和农户也有协议,要是哪一家愿意承包大棚的话,每一亩大棚比其他人优惠三百块,算是额外的补偿。

    吴菲作为这件大事的主要牵头人,整天泡在施工现场。她开着自己的奇瑞小轿车,一身利索的迷彩服,头上顶着安全帽,倒也是别有一番风趣。

    建大棚的工头是邻村的,据说和余湾村的书记田桂生关系不错。他整天夹着个小包满工地跑,逢人就递上一支烟,倒也算是个会办事的人。

    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第一批塑料大棚拔地而起。清一色的砖墙钢管大棚,整齐的排列在山里,倒也是颇有气势。

    经过村委开会研究,每个塑料大棚的承包价钱是五千块,要是原本有土地流转给村里的人家,承包则是四千七百块。

    这个价钱也相对公道,并没有人提什么异议。毕竟一亩地大棚要是种好了,收益要两三万呢,这点钱不多。

    村里的大喇叭响了,余汉芒那浑厚的声音传了出来,通知有承包大棚意向的农户,到村里开会。先到的先得,来晚了不候。

    上午八点半,会议准时召开。

    村里自从采石场被关停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