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5章 没有第二个  最强小村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05章 没有第二个 (第2/3页)

杆子硬起来,这才是振兴农村的最基本要素。

    余见海已经在余湾这样做了,余湾的乡亲们收入也确实大幅度提高了。可是由于自身资源的有限,余湾目前的发展虽然不错,其实已经隐隐触碰到了天花板。余湾的土地资源一共就那么多,可以利用的几乎都利用上了,除了还有保留的一些基本农田之外,其余的土地差不多都建起了日光温室和智能连栋温室。而且现在智能连栋温室里种的不是投资小见效

    快的蔬菜瓜果,种的是一些果树苗木,预计还要有一年才能见到明显的效益。

    虽然余见海做通了村里人的思想工作,鼓动大家参股搞了养鱼等事业,可是在他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要想将现有的事业继续做大,做出品牌,那就需要动用更多的资源。而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也就是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虽然经过第二轮土地调整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但是实际上现在农村大多数是一家一户独自搞农业生产的。也就是在最近几年才成立了不少合作社,也只是占据了

    很小的比例。现在政府出台了政策,鼓励农民搞土地流转,鼓励种田大户多包土地,搞规模化种植。可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依然是很困难的。主要是在政策的刺激下,一些种田大户虽然流转了土地,以每亩每

    年给付承包费的方式从农户手上拿到了土地的经营权,在大片的土地上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可是他们的生产还是以种植粮食为主。

    种粮食本来就是利润最低的生产方式,普通人家一亩地在没有土地承包费,不计算人工费用,还可以拿政府每亩地几十块钱补贴的情况下,也就是能有千把多块钱的利润。这些种田大户现在要给付一亩地几百不等的承包费,虽然规模化种植使用机械可以省下一笔费用,可是他们总不可能所有的活都自己干吧,还是需要雇人。这样一来就要增加人工费用,再加上机械的

    磨损折旧,大面积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