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突破 (第3/3页)
常多,在这个地方具有不错的商品特性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但是放在全国范围内就不一定适宜。因为
华夏的地理范围太广袤了,地理条件又极为复杂,山地丘陵平原各种地形犬牙交错,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能适宜这些全部地形生长的。而且华夏南北纬度跨越很大,低纬度的地区积温和高纬度地区的积温差距很大,在南方积温高的地方可以进行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种植,而在北方积温低的地方
,只能在无霜期进行一年一熟种植。相对而言北方的品种在南方可以适应,而南方品种在北方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也是华夏农业的一个显著特色,国家审定的品种具有广泛的稳定性,适宜在不止一个区域内推广种植,但是在产量上可能不如一些地方品种优异。而地方审定品种在某个区域内可能取得非常优异的产量,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一定适宜。所以华夏的主要农作物地方审定品种和国家审定品种各有优势,互相补充,各地农业部门可以根
据本地需要选择推广。正是有这种已经形成共识的理论基础,余见海的解释听起来才显得那么的可信,连岳男这个专家都暗暗感叹。但是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个小麦品种的父本和母本都不是淮海一带取用的,而是用的适合华北一带的品种,这也是齐鲁农学院三麦研究所的一贯研究方向,所以说特别适合在云水这一带种植就是无稽之谈。这也是当初耿帅不
太情愿让余见海将这批小麦运过来当种子的原因之一,一个资深的老专家不得不从多方面考虑呀。但是现在这个品种被余见海拿来种了,还取得了如此高的产量,是不是代表着这个品种在适应地域上可以有新的突破?说不定还真的可以推广到更低一点的纬度地区
种植呢。当然这也是需要长期验证的,起码说要在没有余见海药水的干预下还能取得稳定的产量,才可以有这方面的考虑。无论如何起码目前这个品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产量是不容置疑的,岳男将这个好消息在第一时间报告给了耿帅老教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