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先跟后带(一) (第2/2页)
解,很多误会就是由此而生。角度互换,对于正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你是说,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你,让你觉得很没面子?
5、承认总有新的,或未曾想过的可能
大到这个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一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会如此深入人心。小到我们个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先经过大脑的思考,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大都取决于自己的定势思维。所以大家要多交流,由于经验、阅历和知识体系等均有差异,这样的碰撞,会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思路更开阔。所以,有句格言是: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要翻开,就会有收获。例如:你的这个想法挺有创意的,我倒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后带呢,也有三个切入点:换框、转移与发问。这个是我列的,切的更细一点,方便大家操练。但三者并没有太严格的界限或区别。比如,换框可能同时是转移,也可能是发问。大家就不要在这个点较真了。能力强可以自己随便带,忽略我的三点提示就好了。开始不熟的话,可以参考一下这三点。
1、换框;
换框就是我们以前说过的换框法。看个例子:
张三:‘你们这套衣服好贵啊!’
销售员:‘是的,这套衣服确实有点贵,像这么名贵的衣服只适合一些高雅的女士穿,你这么漂亮,穿起这套衣服一定很好看,可以先穿上试试看?’
2、转移;
转移就是转移到另一个话题去,不在此处过多的纠缠。例如
张三:这衣服面料不好!
销售员:是啊,您是内行。不过好洗好晒,容易打理,也不需要干洗。
3、发问;
有问题来引领对方的思路。
家长:老师,我想给孩子请三天假。(老师一听就不开心,啥事这么重要,竟然请三天假。好在也学过NLP,没有直接问为什么)
老师:您给孩子请三天假,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吧?(然后一步一步引导家长,最终孩子没有请假。)
先跟后带的操作切入点基本上就是上面的几点,当然,还有一个下推下切与平行,我们稍后再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