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心灵之窗 (第1/3页)
夜无声:“眉眼在我们中国的成语的经常放在一起,比如眉开眼笑、低眉顺眼、挤眉弄眼……总之,眉目传情,上面我们简单地说了眉,接下来说下目。也就是眼睛。
我们都听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孟子也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翻译一下就是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最好莫过于观察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掩盖不了一个人内心的丑恶。心地光明正大,眼睛就会明亮;心地不光明正大,眼睛就灰暗无神。听一个人讲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神,这个人(的美与丑)怎么能够隐匿起来呢?’
孟子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语言可以骗人,但眼神很难骗人。眼睛的常见动作分为以下几种:
(1)、眼珠转动的速度
眼珠快速转动的人,反应快,思维敏捷,点子较多,但也容易情绪化。相反眼珠转动迟缓的人感觉迟钝,一般比较内向,生活在自我的世界,思考能力较强。
眼球自然转动的人心胸比较坦荡,这是他们对自己充满希望的表现,又因为他们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本来就非常自然的眼睛显得更加清澈、干净、无辜。除此之外,还说明他们非常信赖别人,而且可以将这种信赖进行到底。
而眼球常常左右转动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们的生活往往处于不安的状态之中。这些人常常对于自己的言语以及行为缺乏信心,他们习惯于自欺欺人,严重者甚至有有可能患上被伤害幻想症。
有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总是不规则乱转,这常常会让人们觉得这是个不正经、不可信或心怀歹意的人。其实这不只是一种感觉,事实证明,有这种微表情的人可能正在心中盘算著恶作剧而使他人上当,甚至可能正准备著设下圈套来利用别人、陷害别人。那些在谈话时使自己的视线尽量避免与对方接触的人,大多是心怀鬼胎,不安好心,或者行为举止有悖于道德。我们常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