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多用感觉型文字。弗吉尼亚·萨提亚听到他俩这样说后才知道自己工作的模式原来如此。这些研究成果在1975—1976年被编辑成两本书出版:《神奇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Magic)第1、2卷。)弗吉尼亚·萨提亚帮著写了前言,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写了介绍。(《神奇的结构》1、2中文简体版由世界图书出版社于2013-2014年出版发行)
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也是一位加州大学的教授,原为英国人,后加入美籍,1972年开始在加州执教,这也是一个对理查·班德勒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经过经过格雷戈里·贝特森的介绍,理查德和约翰一同去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研究米尔顿·埃里克森的催眠疗法。理查德和约翰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模仿学习方法,很快就成为催眠高手。米尔顿对NLP有很大的影响,理查德和约翰在1975和1977年先后出版了两册以《催眠天书》(Patterns of the Hypnotic Techniques of Milton H Erickson。M。D)第1、2卷为名的书;这两本书成为催眠治疗界中很有地位的学术著作。(《催眠天书》1、2的中文简体版由世界图书出版社于2017年3月出版发行。)
这些书形成了NLP的基础,1976年理查·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决定用NLP这个名字,于是NLP诞生。1979年他们出版被称为NLP四大原始手稿之一的《青蛙变王子》( Frogs into Princes: 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此书由台湾世茂出版社于1997年引入出版中文繁体竖排版。大陆简体版至今仍未看到出版。台湾的陈威伸先生引入并由世茂出版社出版了一个名为“NLP激发潜能系列”的NLP套系书,为NLP在中文世界的普及做出了不可抹灭的工作。
1981年,他们合著了《出神入化》(Trance-Formations: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Hypnosis),这是一本催眠方面的经典之作,同样由台湾世茂出版社出版,大陆简体版由内蒙古出版社2003年出版(内容同世茂版,疑似非授权?具体不详),但不管那种版本都已绝版。82年合著《改观:重新建构你的思想,言语及行为》(Reframing: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aning),亦列为四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