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失落的陈莲生 (第2/3页)
从十六岁开始,一直十年,到26岁,一路上不断目睹世间人情,不断结交各地朋友,拜访天下名师,他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才是人世间的真正面貌。
经过这十年的磨练,陈莲生的性格可以说是大变样,没有了原先书生的心高气傲,而变得沉稳持重谦虚,更是在身上多了一丝的沧桑和波澜不惊,正所谓脱胎换骨。
也正是这十年的磨练,让他看清了很多以前他看不到的事实。
当他还是一名举子的时候,他的立场是站在纯粹文人的立场,和现在东林党人没有什么区别,以天下为口号。
然而,他在这十年间所见过的恩恩怨怨纷纷扰扰,却是让他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
27岁的时候,他在文坛里面已经非常有名了,传颂出来的诗歌虽然不多,但是每一首都可以成为经典,一时奉为圭臬。
然而也是在27岁的时候,也就是三年前。
他在游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以前他十分憎恶的人,经过面谈之后,却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我的叔公吗?”听到这里,魏麒麟却也是猜出了七八分。
“是的,正是督公。”陈莲生颇为感慨地摇着扇子,微微拱手说道,“三年前,他视察灾情队伍在灾民中停了下来,他将他所携带的所有粮食,都分给了当地的灾民,于是我便上前质问。”
当时的陈莲生尽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可是千百来年在文士心目中对于阉党的态度,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因此当时陈莲生质问,魏忠贤为何如此假惺惺!
然而魏忠贤却只是说了一句话,天下之大,管人不如管己,管众不如克少。
当时陈莲生听到这句话之后,心中的震撼自然是非常大的,因为向来文人就是以天下民生为己任,很少有说出魏忠贤这样一句话的。
也是因为这句话,让陈莲笙深深的思考,文人身上的缺点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些东林党声称了这么多年的天下大任,却始终不得实现?
而且这十年来,陈莲生所见到的大恶,竟然大多都是由这些东林党之类的人所作,当陈莲生心中,原先的那些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