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2/3页)
人亦有点自负,一心想入朝堂,当然。入朝堂倒也没所谓,但是,怕给的官位底了。他又会不太高兴,所以,他们希望刘易去跟缝纪谈谈。比如,让他回冀州为邺城太守或信都太守的,如此就最合适不过了。
刘易一直来倒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被众臣提起。刘易不禁也有点重视起来。毕竟,现在的新汉朝。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新汉朝了,新汉朝朝廷已经渐趋完善。在有限的朝廷官位当中,对每一个官位的任用,都得要谨慎,必须要选取有真才实干,能胜任所在官位职责的人才来担任。
新汉朝,戏志才、贾诩、荀彧,三人为三公,近十来年都没曾有调动过,另外九卿,却已经换了不少人。老臣的提醒是对的,毕竟,但凡是有才能的人,他们一般都不愿甘于人下,或者,就算是暂时能屈人之下,也希望能有一朝可以进身仕途巅峰。如果刘易随意便可以命令某人可任什么的官职官位,那么,极有可能就会打破平衡,会导致在职的一些有才能的朝臣心里不瞒。
现在的新汉朝,已经过了那个人才紧缺,只要是能写两个字的都能被重用的时候了。
刘易认为,也差不是时候推出一个文官如何获得晋升的制度了。还有,新汉军方面,虽然早就制度了军中将士的晋升制度,但估计也得要再完善一下,不过,这方面的也不用太过着急,到时候,可能也得要用到了后世的那个给军将策封军军衔的军衔制。
嗯,刘易现在就得要好好的考虑文武方面的晋升问题。最迟,一统大汉之时,就得要颂布实施。
刘易对他们表示自己已经知道,并会重视之后,众老臣便满意而去。
贾诩亦要准备赶去西凉的事,而荀彧却也事多,许多事务,都得要他一个人担着,所以,亦告辞离去。
刘易独坐在朝堂上,一个人静思,主要是想着此次再次征伐关外异族,自己是否要亲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