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八章 战略目的  三国小兵之霸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六百九十八章 战略目的 (第2/3页)

差不多全都射完了,如果曹德能够再坚持一会的话,就能够坚持下来。

    不过,文丑与李令对于这次的饶幸夺取了万众岭并没有太多喜悦的心情,因为,他们都知道曹军肯定会是吃一堑长一智,绝对不可能再让他们有机会如此轻松的再夺取下一关了。而前途,还是关隘重重,每一关的曹军退守,就意味着下一关的曹军守军就会更多,到时候,纵深战线更长,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就会越多,要面对的困难也会更加多。

    这一带地区,直至中牟县一带,都是山岭重重,山林茂密,极易藏军,在曹军早有所准备的情况之下,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曹军的伏击。因此,哪怕现在占领了万众岭这个主要的交通关隘,文丑与李令,都不敢轻易继续向前推进了。在没有拨除附近山岭的曹军军寨,没有确保自己军的侧翼的安全的情况之下,文丑与李令,都不能轻率的孤军深入。

    尤其是,后面还有陆续前来的后勤部队的情况之下,他们也必须要确保后方军马前来的安全。

    接着下来,他们就是要向附近的曹军军寨发起攻击,并且知会后面的主公刘易,让刘易作下一步的行动安排,考虑增派多少大军主力作为他们的后部军马。

    新汉军三路军马齐头并进,那么后部军马,也得要兵分三路接应,而每一路得派出多少军马,这些都得要刘易定夺。

    新汉军出关向曹军迫进,另外两路先锋军,却没有文丑与李令那么的好运。

    从虎牢关进军的颜良所部新汉军,在沿黄河岸向下游推进的时候,就遭受到了曹军的突袭,因为地势的关系,新汉军不易展开反击,不得不退兵回来。数天之后,颜良才率军夺取了一个黄河岸的渡口,这还得要对岸河内的冀州军相助。从对岸乘坐战船杀过来,才让颜良得手。夺取了曹军的一个渡口营寨。

    可是,跟着下去。曹军坚壁清野,让新汉军难以寸进。

    当然,如果新汉军不顾自身伤亡代价,非要强行推进,也不是说不能迅速推进的,可是,曹军也相当的顽强,死战不退,给新汉军带来太大的伤亡。而每一次的战争。新汉军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以最少的伤亡代价夺取最后的胜胜,在明知道强攻会伤亡很大的情况之下,作为主将的还下命令,要求自己的将士强攻,那就是在犯错误。

    仗是人打的,如何打,是人想出来的,总会有办法夺取最后的胜利。何必就要急着强攻?何必一定要拿人命去换取最后的胜利呢?

    从一开始,刘易就想出各种各样的战术,以及不停的研发更新式的武器装备,其目的。就是不想如历史上的那些战争那样,不想如历史上那样,每一次的天下大乱其间的战争。都要以损伤大量的汉人元气的代价来平定天下。

    因此,新汉军每当遇到难打的战争的时候。都会慎重对待,不会急于求成。务必要绞尽脑汁去考虑如何才能用最少的代价夺取胜利。

    当然,能够做到如此,自然还得要有着一个强大的朝廷的支持,能够给予下面的将士足够的支援,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什么,就能够迅速的给他们提供什么。对于新汉军,就只有一个要求,以最少的代价,夺取最后的胜利。

    因此,颜良这一路军马,面对难以再推进的局面,非常坚定的先稳住下来,没有急于进取。

    另外,从荥阳关出关的徐荣、华雄所陪的新汉军,他们向长社进军的途中,却遭遇到了强敌。

    夏侯惇居然亲率一支军马在长社一带巡视。

    因为曹操曾在荥阳关吃过一次大亏,所以,曹操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情况。所以,也特意命令夏侯惇,着他要着重关注着荥阳一带的情况,提防新汉军会从荥阳一带突然杀到长社来。

    这一带地区,地势就显得更加复杂了,因为连着嵩山山脉的关系,那些密林,几等于原始森林。更有利于潜藏大军,所以,夏侯惇也不敢轻心,着重让长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