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55 席森神父正在收束  限制级末日症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955 席森神父正在收束 (第2/3页)

,即便是在人类的认知范围内,例如“时间”和“空间”上,人类本身都是一个脆弱、短命且活动空间狭小的物种,人类自觉得漫长的演化过程,在整个宇宙角度根本不值一提。当人们将自身的局限性视为一种禁锢的时候,主观上强烈地想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时,却无论从哪一个方面,都不存在扩大和维持生存圈子的能力。

    就如同夏天的蝉试图认知四季的存在如果蝉能够思考,是否能够从它那局限性的视觉感官中,觉察出四季的线索?倘若它拥有了和人类一样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又是否能够活过冬天?人们常常寄望于“一代代人的努力”去积累出一个质变的结果,然而,假设蝉拥有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拥有“一代代蝉的努力”,它能够认知和感受冬天吗?结果很显然,只要它自身的局限性没有被全面打破,就无法对冬天有一个切实的认知,它可以猜测到,从理论上推理和想象出来,却无法通过一代代蝉的努力,去度过冬天在那之前,它们就已经死了。

    人类面对那些自己从未去到过,只从猜测、想象和理论性的推断中得知的事物和事物变化,乃至于连猜测、想象和推理都无法做到的未知事物变化时,同样有着和蝉相似的结果。

    从一个苛刻又残酷,或许还带着偏见的角度来说,人类无法突破自身局限,哪怕拥有智慧,拥有成体系的思维,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其理由正是和蝉无法依靠自身的努力见证四季一样。被人类自身称道的智慧,放大到充满了未知的宇宙中,也如同“蝉的智慧”一样的渺小。甚至于在一些存在眼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人的智慧,就如同人并不承认蝉的智慧,而仅仅承认蝉的本能。

    人们不认为蝉是聪明的,但却认可蝉的生存本能和其能够跨越时光,将种族延续至今的行为方式,更会会利用蝉的本能去做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事情反过来说,当某一种存在同样站在同样的高度,如人视之蝉一样,视之以人的话,或许人对这个存在的意义,也就仅此而已。

    以上的结论在人类的神秘学和哲学中,从来都不是一件新鲜的论调,在人类有意识地去思考自身和世界的问题时,就已经被古人以一种朴素的,源于对自身本能的求证和总结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的思想是延续性的,因为人类的社会是延续性的,所有对于认知自身和认知自身所观测到的世界的想法,都存在一个或多个核心,这些核心并不是近现代才确立的,而是从早远之前,就已经在古人的思哲上有了影子。或许近现代的哲学思想对人类思想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在于总结出了新的规律,而在于将过去已经有了影子的论调,赋予了更确切的轮廓,并形成了一个更容易被同类认知和传播的表达方式。

    是的,席森神父是如此认为的,人类在思想深度上,早已经不存在本质上的进步,但形式上的进步却是显而易见。

    因此,席森神父并没有过多的钻研现今思想界的风潮,而是转为更深入地去挖掘古人那朴素的思想观念,而这样的举动也往往是许多颇有才干的资深学者和神学者所选择的方式。爱德华神父当然也是这么做的,接受过爱德华神父言传身教的席森神父,同样经历了和他的教父相似的轨迹,抛弃现今的思想形式,从古代朴素哲学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精粹,并将它们重新凝结成自己的思想轮廓至于为什么是精粹?怎样又才是自己所需要的?或许有人认为,其中主观偏见的成份太重,才导致了思想上的扭曲,但是,席森神父当然有自己的标准:正因为人自身充满了局限性,人所能观测和认知到的事物,以及观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