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灰烬与余火2 (第2/3页)
的时候,变得更加形象了。过去描述“人类集体潜意识”总喜欢用“大海”来形容,现在,走火看到了“气泡”,看到了“波纹”,看到了“粼光”,所有一切运动体现都倾向于流质化。在蒸腾的气泡中,偶尔露出一角的末日真理教中继器正在飞速向前疾行。
走火无法具体描述它的模样,但是,正因为“人类集体潜意识”变成了“大海”,在这片“大海”中潜航的末日真理教中继器划出波纹,制造出宛若流质传递的动静,那些紧密贴合在其轮廓上,又被其快速抛下的某些东西,同样构成了一个相当巨大的轮廓。伦敦中继器自然而然地接收并分析着这些信息,将一个更加具体形象的结果反馈到走火的脑海中。
就在走火已经渐渐习惯这样的变化时,他突然想到,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真的已经确定了“目标”了码?它如今迅速航行,是真的在朝目标前进,而不是在一个巨大的范围内迂回吗?想要弄清楚对方的航向,在这个依稀没有边界的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是无法做到的,因为,要确定航向就必须首先拥有多个固定的坐标,然而,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打下的坐标,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因为意识态中的变化而丢失。
对走火来说,只有“目测”反而才是最能抓住对方马脚的方式一切反馈回来的数据,一切从意识态出发的感受,一切以意识现象为依托的手段,都不足以在这个剧烈又深沉的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确定“自身”和“自身之外”的界限,反而是“看到了”这么一种大概而模糊的结果,能够在大致范围内确认目标的状态。
如果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没有被走火看到,那么,走火觉得自己也大致是无法用其它方式确认它的存在和方位的。通常来说,在观测到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时,自己这边就应该首先发动攻击了,因为,理论上,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存在时间越长,其对整个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就越有份量,而且,无论末日真理教在之后想要做什么,它们的中继器都毫无疑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问题就在于,走火意识到了,当自己通过目测去捕捉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时,末日真理教是否也同样目测到了自己这边的中继器?如今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以一个诡异但却仍旧在捕捉范围内的轨迹移动,既没有摆脱自己这边的观测,也没有被清晰地捕捉到,这般处境暧昧得充满了阴谋感。走火不得不去设想:对方是在引诱自己等人吗?
末日真理教为了完成献祭仪式而自我献身的例子实在太多,如果说,这一次它们终于将整个中继器,连带着可能存在于中继器里的“圣地”都当作祭品,也并不是那么让人惊讶。这些末日真理教的混蛋最擅长的不正是这种自伤八百杀敌一千的手段吗?
如此一来,自己这边直接对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发动攻击,将之摧毁,就是正确的做法吗?越是接近紧要关头,走火一直以来的坚定想法,也不禁有了一些动摇。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动摇的,可是,他愈发无法阻止自己的脑海中丛生的思绪,以及浑浊的情感。
即便如此,他也十分清楚,自己已经无法回头了。网络球内部正在发生一些丝丝入扣的变乱,他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将这些变乱的因子扣在某些详细具体的人或事上,但是,他放弃了这么做。正是因为担任了网络球最高指挥官这个职位,所以他才比旁人有一份更加深刻的感受:所有在自己身上和自己身边发生的,让那本该美好团结的一切变得陌生恐怖的因素,是多么的复杂,又多么的具备必然性,那并不仅仅是从人的认知和视角去归纳的大环境的因素使然,而是有着太多超越人的认知和视角的因素在一起发挥作用。
没有人可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因为,没有人能够看清每一个促生变动的因素,也没有人可以真正触摸到连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