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深挖洞广积粮 第三节 重点还是拼刺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九十九章 深挖洞广积粮 第三节 重点还是拼刺 (第1/3页)

    杨棒子为啥盯刺刀盯的这么紧呢?因为这小子有预感,即将要来的战斗恐怕比他参加过和指挥过的任何一场战斗都要残酷!弹尽粮绝之时,刺刀就是最后和鬼子厮杀的武器,他不能让他的战士拿着没有刺刀没有了子弹的步枪去成批成批地倒在鬼子的子弹和刺刀下。(最强剑神系统)

    还有让杨棒子闹心的一件事,那个姓段的二十团的拼刺教官,竟然不辞而别了!什么原因没人知道,一点征兆也没有,枪支装备什么的一概没带走,连军装都是叠的整整齐齐地放在铺位上,人就消失了。

    政治科还要组织人去找的,杨棒子想了想,随他去吧,不爱在老子手底下当兵,爱去哪去哪!少了杀猪的,老子还吃不上猪肉了是咋的!这个刺杀教官,干脆杨棒子自己当了!

    杨棒子对拼刺格斗的重视是有依据的,别说他的二十团,当时全部八路军部队对于白刃战的依赖程度都很高,这也是有其迫不得已的一面的。在残酷的41年的“五一”大扫荡结束之后,通常每个八路军战士的子弹只有20发,有的分区更差,可能只有几发。为了迷惑鬼子和汉奸,战士们在子弹带里全装上秸秆,装作子弹很充裕的样子。(梨树文学)

    由于没有足够的子弹进行火力战,更没有足够的子弹进行训练,所以八路军在射击作战时不占优势,只有依靠刺刀来解决问题。所以杨棒子才对刺杀训练非常重视。他给部队规定,“如果不参加作战的话,部队天天都要练刺杀。除了吃饭就是拼刺刀。”还专门让工兵连给制造了一些护甲用于对练。

    讲解在实战中必须十分重视战术配合时。杨棒子就讲起了在郭家堡子和鬼子在台地拼刺刀时的亲身体会。他说:“拼刺刀时要相互配合,别一个人傻乎乎地往前冲,要合力抗住其他鬼子,局部形成2打1或3打1。其中一人佯攻,其他人突刺,突刺的人一定要坚决。”

    “在郭家堡子那回,鬼子突击台地,有个鬼子队长被我们围住。这家伙举着指挥刀。嘴里啊啊地大叫要劈我。我假装进攻,而且装得很像。他很紧张,注意力都在我这儿,突然被侧方我们的战士一刺刀捅得蹲下了。等解决完其他鬼子后,我捅死了这鬼子官”

    杨棒子就告诉战士们,在这种小规模的伏击战中我方的兵力往往占据优势,再加上地形等其他有利条件,白刃战甚至成为一种实战演习,由排长和老兵担任掩护,新兵进行突刺。(重生之幸福一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拼刺技术的进步往往很快。

    实际上百团大战结束后八路军各部队进一步分散部署,很多部队以连排为单位活跃在敌后。分散的小部队只能通过缴获敌人的武器弹药来补充自己。这样白刃战又成了一种必须的作战模式。

    而青纱帐这种华北地区所特有的地理环境也为八路军的作战提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