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五章 以血洗血 第一节 换汤不换药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一十五章 以血洗血 第一节 换汤不换药 (第2/3页)

脚跟时猛击之。”

    “敌服装有保护色,战斗时多采疏散开张,敌甚肃静,敌不爱登山,故敌之目标常隐蔽。我军战斗前须注意弄清敌情,在敌情不明时不可冒险决定战斗部署与动作。”

    “敌攻击精神虽不行,但因恐被俘后加以残杀,故虽溃败,仍不肯缴枪,使战斗不易短时结束。我军于战斗中各部须控制必要之预备队,借以在解决败敌后应付新的变化。”

    林师长则认为八路军在战斗时须以‘秘密‘‘迅速‘之动作切实接近敌人,实施猛烈之冲锋,冲入敌间隙内进行肉搏战。(大文学)盖我军一与敌步兵相接,则敌之飞机大炮统失却作用,此为进攻战斗时避免敌飞机大炮及我军飞机大炮不足时之良好战斗法。

    我军各级干部及所有士兵,均应有**作战之精神与动作,战斗时队形须疏散而有纵深,不可太过密集而招致过分之伤亡。

    另外呢敌军虽败、虽伤、虽散而仍不缴枪者,并非勇敢坚决,乃怕我军将其活捉后杀之之故。平型关之战斗,敌虽负伤,仍以刀枪杀我,非死不肯缴枪。战后我军获敌日记信件甚多,内容均为想家想妻,均无自愿作战之精神,其来华作战系迫于国家法令。我因此在平型关战后令步队学习‘不杀日军俘虏‘‘优待日军俘虏‘‘医治日军伤员‘等三句日语喊话。11月4日正太路南广阳战斗时,我大部官兵仍尚未学会此三句日话,仅少数官长学会能喊。但此数人喊话结果,即生俘日军一部。如此可见日军不难以政治宣传瓦解之。今后对日官兵必须进行宣传,对俘虏必须优待。

    不仅仅是针对日军单兵的作战特点做出决策,还对整体大兵团的作战从战略上做了分析,比如:敌系采外线作战原则,采分路合击方法,敌步兵本不及我军之勇敢,所赖者惟重武器与高武器。(最后人类)我军此种武器教敌人诚少,在战略上应自觉的居于内线作战地位,认真的采取集中主力实行各个击破的运动战法,在决战的战役上彻底集中兵力及武器,集中数十架飞机,数十百门大炮,猛攻敌之一路,而歼灭之。

    胜利后应迅速转移兵力及飞机、大炮,以突击他路敌之侧后。设有时不及转移甲处步兵至乙处参战时,至少亦须将不企图与敌决战诸点之飞机大炮(以汽车火车运输)彻底集中于企图与敌决战之方面。如在华北方面,可自某日起至某日止三天或五天内,将华北全部飞机甚至武汉一带之飞机,统向企图与敌决战之点进行轰炸,援助该方面之军队歼灭敌人。

    我军不应分散兵力处处防御,不应设纵横数百里之防线,盖如此则处处工事不坚,处处兵力薄弱,处处均易为敌突破。敌军进攻时往往集中兵力攻我一点,我军如处处守,则必处处不能守。我军如设横宽阵线,被敌突破一点,我全线即有混乱溃退之虞。

    故我军只应在敌始终必经之要线上,选纵深之数要点,如利用良好地形,构筑最坚固之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