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一章 进退维谷 第一节 吃的问题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进退维谷 第一节 吃的问题 (第2/3页)

0克,梅干或福神渍45克,酱油粉30克或者浓缩酱油40克,味增粉30克,盐5克,砂糖20克。茶叶3克,营养食品45克,清酒,甜食。香烟同上面一致

    替换定量:另外还有一种替换定量,主要针对战时物资不足提供上面两种定量的替换。以主食为例,精米870克或者面包1020克,或者饼干690克,或者压缩干粮60克,或者精谷物900克,也就是说这里面五种都是可以替换的。

    肉类则包括:熏肉80克或者鸡蛋180克。(新驻京办主任:对手)腌菜包括:盐渍或糠渍酱菜120克。调料类为:味增150克或者盐0.08升或者调味汁0.08升

    可以说,日军战时的饮食水平是相当高的,不但主食定量很高,而且有大量肉类作为副食,同时还提供了适合日本人口味的腌菜,味增,甜食等各种东西。

    日军战时的口粮基本兼顾了日常行军和战斗期间人体所必须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需要。说实话这可比以能吃饱为普遍的最好标准的八路军各部队强多了,山东军区的八路军行李上捆带着几颗大葱和装着煎饼的干粮袋,就很说明当时八路军是没有什么这种科学的口粮标准的。

    杨棒子的十一分区由于对粮食问题一贯的重视,战士们在最艰苦的42年也还能吃个八分饱,蔬菜那是有啥吃啥,肉呢是不定期的供应,要遇上缴获多或者是购买的多,就吃的次数多些,要是没有恐怕几个月都沾不上一回肉腥。

    比如特训营这次从独峪出来作战,每个战士是携带的三天的口粮,是由供一天吃的玉米面、高粱面混杂蒸出的窝头和供两天吃的生面组成的,另外呢每个战士还带着一大块的咸菜疙瘩,这就是基本口粮!这就很不错了,能吃饱了。(展搜中文网)

    从东线撤回来的二十团其他三个营呢,除了也差不多的粗粮搭配的口粮外,杨棒子还下令把后勤部库存的缴获的肉罐头都拿出来分给各连队,同时让灵满行署呢帮着买些山羊啥的,当作肉类补充。

    不过呢因为守着自己的家门口,行军打仗还是驻守休整,都不需要携带很多的粮食,这是八路军比鬼子唯一强的地方,43年整个十一分区庄稼收成不错,军分区和行署的粮食储备足够支撑半年的。

    这就是说从攻守双方来看,目前杨棒子的八路是没有吃的后顾之忧的,再看清水大佐的忧虑,先算一笔账通常日军的野战部队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在部队行军开始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