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捡骨阳尸(上) (第2/3页)
洗骨入瓮根据这么多年的风俗,是不能进入义的,只能在门口进行。原因是义中长期摆放着大量尸体,阴气非常重,并不适宜将原本便带着怨气的人骨入瓮。但是今天要洗的尸骨非常特别,特别到万年难见。
自从昨晚回家后,赵因何就不眠不休的翻着历代流传下来的捡骨师典籍,终于在一本很古老的书中发现了差不多的例子。记载下那个事件的捡骨师也并不是当事者,只是耳闻到了些许片断。他称呼那种尸体为阳尸。
出现阴尸的原因是死者临死前带着过多的怨气,而后又被误埋入阴穴里。往往这样的尸体久了之后便会尸变,危害一方。所以吃死人饭的行业对这些尸体多有敬畏,一旦发现都会毫不犹豫的烧掉。
可阳尸究竟是怎么出现的,根本无法考证。或许有记载的,也不过是八百多年前的那一场悲剧。
据说四川西方的某个小乡村子在南宋末期曾经出现过一次阳尸,不久后整个村子三百多人凭空消失,只留下死气沉沉的间间空屋,即使直到现在也没有人敢在那里过久的居住。那个时期的捡骨师在记载了这件事后,便去了村子调查,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就凭这些记载,赵因何也不敢冒险,不管怎样,骨头,一定要烧掉。洗骨入瓮是很耗费时间的,那个李寡妇身体并不好,就算撑到了守灵,也会困的打瞌睡。那就是机会,到时候偷偷将阳尸换掉,弄得神不知鬼不觉,再找个地方把假骨给埋了。自己就不信,她一个妇道人家真的能把骨头给认出来。
见人到齐了,他嘱咐道:“小三小四。把家伙全都搬进去。”
小三小四同时愣了一下,不解的小声问:“师父,您不是说洗骨入瓮不能”
“这个你们别管,我自有我的安排。难道你们比师父还懂行吗”赵因何不耐烦的打断了他俩,率先走进了义的后堂。
所谓后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