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作者写东西可是很痛苦的 (第2/3页)
【嗯,这才是一个穿越者应有的追求。】李修远点点头说。
他开始动笔写了。
一片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
主旨,也可以说是主题。
所以一个高的站位是可以给文章加很多分的,这一点曾经获得过几次作文大赛的李修远尤为清楚。
往往讽刺的文章,最好讽刺的是人性,特别是国民的劣根性,光批某个人的行为,思想,这和骂人没什么区别。
但如果联系到人性,再联系到社会,最后总结“国将不国,世道浇漓,人心日下”,那么很多人都会不明觉厉。
就像《丑陋的中国人》一样,明明列举的丑陋之处全世界人都有,但就是加上“中国人”后......中国人都说好。
这种文章的文风,模仿周树人再好不过,只是不能太极端,不然就成咪蒙了。
最后人家周树人是文学家,李修远只能是个愤青,所以最好再有钱钟书的小幽默,然后再旁征博引一番......
一片不错的杂文出炉......
所以,先来以“吃饭”为话题,探讨一下国民性?
因为印象中名家的散文多有谈“吃饭”的。
既好写,也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
想归想,但写还是特别难的。
不知不觉间,李修远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写作中,
别看作者在书中一笔带过,但现实里的李修远挠了四十五次头,啃了二十八次笔头才写出一段话。
灯下,笔在稿纸上划出潇洒却锋利的字体。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写文章起笔是最重要的,开头往往开门见山,要来得挺拔而突兀,或是非常爽朗,总是要引人入胜,不同凡响。(注,①)
而这句话是钱钟书在散文《吃饭》里的第一句话,用来引入再好不过。
那么接下来就是以“为什么”来铺开叙述,引用上,旁征博引做不到,但好在穿越的一个月里看了不少文章,用出来不太严谨,但总归可以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