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2 102 开业了  七零年代万元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102 102 开业了 (第3/3页)

牌?”

    “当然知道!可可牌拉毛围巾!就是款式特别多那个!还有半截手套!风衣健美裤!你们都没买过?”

    “哦!那些都是她们家的啊?难怪了!好洋气!真高级!”

    大家议论纷纷,楚瑜见状,放下心来,因为电视一直在播放,许多人围过来看电视,就这样,人越来越多,看电视的人无聊也都怀着好奇的心情进店里逛一逛,逛了一圈,大家这才惊觉,这里的衣服不便宜,不是工薪阶级能消费得起的,可虽然贵,却是真的好看!品质也非常好!

    “这是什么裤子?”

    “哪个?”

    “就玻璃后面哪个……裤脚很大的!”

    “哦!这好像是上海那边流行的喇叭裤,我家上海的亲戚穿过,天哪!北京也有了?我也要买一条!”

    彩电为楚瑜吸引了不少人过来,总有进去试衣服又成交的,不知不觉,店里的十条喇叭裤全部卖光了!店员又去厂里补了库存。

    从上海那边传来的潮流,让北京人忽然能接受喇叭裤了!又在店员的说服下,觉得这喇叭裤是国外传回来的,因此不少人购买!

    风衣、衬衫、针织衫、牛仔服、喇叭裤……每个单品都有人买!不愧是北京,不愧是大都市!人们的消费水平虽然跟后世没法比,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临淮那边高多了,这一年,北京不少外国人进来,一开始大家都围着外国人看,让很多老外调侃自己是动物园的猴子,楚瑜班上的外教次次出行都要受到百人以上的人围观,让他十分苦恼。

    潜移默化,大家意识到改革开放真的来了,外国人进来,也带来了新事物,所以从国外传来的款式自然受到追捧,再加上很多国人骨子里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因此,coco家的喇叭裤越卖越火,竟成为开业当天的销售冠军!

    当然,楚瑜开业6.8折的优惠也让大家卯足劲买衣服,毕竟一件衣服省好几块钱,感觉不买就吃亏一样。

    第一次遇到打折的客人们,蜂拥而来。

    楚瑜和楚青也热情地服务客人,并带着新招的服务员,让她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有礼貌地销售一件衣服,楚瑜还告诉她们,把每个客人当成玉皇大帝候着!

    服务员都很认真,毕竟楚瑜店里的工资很高,还有高额的提成,只开业一天她们就拿了两块钱的提成,这实在太让人惊喜了!这样下去,她们一个月至少可以赚几十块钱!

    -

    开业大吉!

    当晚,楚瑜和楚青盘账,店里的衣服大部分都在十元一下,打了6.8折也不算便宜,即便这样,当天的销售额依旧达到了1034元!即便有打折的关系,可这样的业绩就算放在后世也不算特别难看,更别提这是在1979年了!

    收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家店能作为coco的招牌,给世人传达一种理念,那就是coco可不是地摊货,而是非常高大上的品牌!能买到coco的衣服是一种荣耀。

    开业这几天就跟打仗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开业酬宾之后,店里的业绩有所下滑,却也有三四百元,周末能有五六百,在当下的情况下,这个营业额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人买的都是喇叭裤,楚瑜家的喇叭裤渐渐热销起来。

    -

    周六周日楚瑜继续给清北班的学生上课,这一届的清北班素质真不如上一届,学生们很难带,楚瑜用了不少心思,她忽然能理解为什么学校的老师们都爱说,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

    两天下来,她的嗓子早就哑了,次日上完早课,楚瑜提前回了培训班,打算认真做一桌菜犒劳一下少安和林楚青,她正要去菜场,却见楚青从一辆红旗轿车里下来,那轿车的车牌号数字是AAAAA形式,楚瑜一愣,又见左逸飞咧着嘴从车里下来。

    楚瑜疑惑地看向楚青,楚青被她盯着,当下不好意思,低着头说:

    “楚瑜,那啥,逸飞说他也来蹭饭。”

    左逸飞舔着脸,笑道:“嫂子,早就想吃您做的菜了,今天就厚脸在这蹭了。”

    楚瑜笑了,调侃道:“这都逸飞逸飞了,我还能把你往外赶?得!我算是明白了!以后咱们这称呼得乱套了!逸飞喊我嫂子,我再喊逸飞姐夫?”

    楚青脸红了,楚瑜还是第一次见她有这种反应,觉得新鲜,看来楚青这次是真的动心了,左逸飞脸皮厚,哼道:

    “嫂子!我这嫂子还得叫,等我和楚青结婚后,咱们就两免!”

    楚青呸了一声,红着脸往里走。“谁跟你结婚?想得美!”

    “嗨!你不跟我结跟谁结?我早晚把你的名字安在我家户口本上!”左逸飞难得霸气。

    楚瑜看笑了。“行,我去买菜了!你们在家等着吧!”

    “那嫂子我开车送你?”

    “不用!”楚瑜笑笑:“菜场就在隔壁街上,我骑车去就行!”

    时间还早,可对于卖菜的人来说,已经不算早了,自从改革开放后,北京的菜场多了不少外地的农民,不少都是周边城市的,骑车把家里收的新鲜菜拖来卖,卖完就回去,楚瑜看了一眼,却见不少农民的菜都卖了近一半了。

    她货比三家,来回看了一圈,终于在最便宜的一家菜前面停下。

    见她还价,那老人家看着她笑了:

    “我说你这大老板还跟我还价?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那培训班的老板!”

    楚瑜失笑,还价也不是为了钱,就是觉得好玩,买菜不就是这样吗?这才有生活气,真要什么都不去在乎,那日子就无聊了。

    “老人家,你这消息挺灵通的!”

    “那可不!我喜欢观察!我跟他们不一样,我是老北京,菜是自己院子里收的,吃不完拿出来卖。”

    “是这样啊?”楚瑜笑了,又问:“既然您什么都知道,那我问您,这菜场上卖菜的外地农民,为什么自行车或板车上都挂着麻袋布袋呢?里面装得什么?”

    那老人家乐了,叭叭抽了口黄金叶,凑近,神秘兮兮地说:

    “真想知道?”

    “嗯!”楚瑜点头,她观察到这件事,真心觉得好奇。

    “你这姑娘,这你就不懂了!这事是这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