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4 104 美剧啊  七零年代万元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104 104 美剧啊 (第3/3页)

拉她一把。

    陆静也知道感恩,常常去培训班给楚瑜送鸡汤送泡好的茶给她润嗓子。

    到了开业这一天,陆薇和田信芳都来玩儿,楚瑜也趁下午没课跑出来。

    鞭炮是要放的!这鞭炮放完,coco门口已经有一排人在排队,陆静见了,不敢相信地问:

    “楚瑜,他们该不会都是来买衣服的吧?”

    楚瑜摇头,说实话她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

    陆静把大门打开,宣布开业,外面排队的人一窝蜂涌进来,全部都直奔目标,不带含糊的试穿后付款,生怕迟了就买不到的,而开业6.8折的优惠让有些人甚至一买好几件!

    其中,阔腿裤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卖了11条!实在是不错的业绩!

    楚瑜也为她高兴,当人家儿媳妇也不容易,这事做好了还行,要是做不好让陆静赚不到钱,田信芳嘴上不说,只怕久了也会有看法,不是她喜欢把人往坏了想,而是做人就这样,现下陆静这边生意火了,她也能交差了。

    “楚瑜!你这coco的名气不是一般大!来的人都是奔牌子来的!”

    “是啊,我也看出来了!”楚瑜迎着阳光,扬起唇角,她也观察到,现在很多人不是奔着衣服款式来的,而是奔着牌子,在大家看来,coco比国际名牌还要大牌!

    当天,陆静让服务员几次跑去楚瑜的工厂拿货,晚上她一统计,这一天竟然比楚瑜那边总店开业收入还多,共入账1400多元!在这个没有专卖店的年代里,民众们没有选择,楚瑜的coco以新潮的款式成为北京人流行的风向标。

    田信芳很高兴,当她知道后来陆静每天能保持平均五百一天的营业额时,更是放心不少,还好这班没白辞!

    陆静也高兴,她虽然没有楚瑜的利润多,一天却也有大几十块钱的净利润,这比她上一个月班赚得还多!这样一算,一个月至少两三千的净利润了!她和齐铭都高兴坏了,周末去家吃饭碰到楚瑜,直说楚瑜是福星!

    人家陆奶奶又出来说了,她小姐妹算命,楚瑜不仅是财神婆!主陆家财运!还旺陆家人。

    “楚瑜能带着陆家走向繁荣!让陆家世世代代都安康!这是我小姐妹说的!”陆奶奶说。

    家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在他们这样的家庭里能安康就意味着陆家以后少磨难,站队没有错的时候,只要子孙后代都能好,他们做长辈的也高兴。

    自此,楚瑜在陆家的地位又高了不少。

    -

    不知不觉,楚瑜脱下针织衫换上了黑色呢子大衣。

    天冷了,楚瑜也挂念家里人,她把工厂里做的新衣服找了几件女人们能穿的,又给楚乐买了件红色的新棉袄,寄回家,暑假没能回家让楚瑜觉得对家人亏欠许多,暗暗想着等过年要跟陆战一起回去。

    就在这时,周教授找到楚瑜,说有个任务找她一起参与。

    “什么任务?”楚瑜疑惑,到底是什么事?

    周教授道:“小平同志访美后,签订了交流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引进美剧,这不,中央台的译制部接到了这个项目,要译制一部名为《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美剧,他们人手不足,希望我能帮下忙,我想到你英语不错,想让你来试试。”

    楚瑜一愣,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参与这样知名的电视剧,没别的原因,当初《大西洋》可是造成过万人空巷的效果,说个事情大家肯定都知道,八十年代,中国尤其是北京的小青年都爱戴麦克镜不撕商标,就是受这部剧的影响,麦克镜就是蛤-蟆镜,男主角的蛤-蟆镜让全国人民为之痴迷并效仿,而后世楚瑜的英语老师曾说过,《大西洋》是非常经典的科幻片,只可惜受当时的条件所限,很多地方译制不到位,如果放在后世,定然不会这样简单。

    更让楚瑜激动的是,这部剧还带来另一样流行风潮——喇叭裤!

    没错!喇叭裤和蛤-蟆镜在后世很多年成为流行风向标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剧,而现在,楚瑜家的喇叭裤虽然卖得很不错,但还没有达到人手一件的程度,她需要有把火来烧一烧,无疑,这部剧是个很好的契机!

    楚瑜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谢谢周老师的提携!”

    周老师笑了,这小丫头还会打官腔!

    -

    次日,楚瑜和周老师一起去了译制部,接待他们的是个三十岁不到男人,戴着眼镜,面相年轻,看起来文绉绉的,很有学识的样子。

    “周老!”

    “陈元!”周老师笑道:“看我给你带了个宝贝过来!”

    陈元的视线落在楚瑜身上,眼前这姑娘年纪小,面相也嫩,虽然穿着洋气时髦,可年纪应该不大,应该是个学生,周老师怎么把她带来了?

    陈元心里疑惑。

    周老师自然知道他的想法,他道:“你别小看楚瑜,她可是出国好几本教科书,什么《冲刺100》《通关宝典》《步步高英语》都是她出的!”

    陈元一愣,这才惊讶地看向楚瑜,这几本书他都听过,因为家里的侄女都嚷嚷说买不到教材,还说这家的教材猜题很准,只没想到,这样专业的教材竟然是这小姑娘出的。

    “还有!步步高英语你听说过吧?她是老板,培训班的清北班去年全部考上清北,并且英语分都很高,就是她教出来的。”

    陈元已经不能用“惊讶”二字来形容,他忙说:“咱们正缺人才呢!林小姐年纪轻轻就能有这番作为,来帮忙肯定是屈才了!”

    楚瑜这才笑笑。“陈先生,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

    之后,译制组开始译制台词,楚瑜不知道后世译制是怎么进行的,反正当下十分简陋,几乎就是逐字逐句翻译的,大家在一起讨论讨论,没问题这句话的翻译就定了,期间楚瑜提出自己的见解,觉得不用照本宣科,反而应该让台词简洁点,不要搞成初期译制剧那么假的风,总之,楚瑜听不得国内配音的电视剧,觉得那声音真的雷人,当然,配音她管不了,可如果能让台词简洁而生活化一些,不要那么打官腔,配音听起来也会舒服些吧?

    最后他们开会讨论,决定采纳楚瑜的建议。

    之后,楚瑜一有空就和周老师一起过去,到了十二月,全部译制工作完成了,不出意外,这部剧会在明年上市。

    -

    译制工作告一段落后,楚瑜才有心忙工厂的事,她回了工厂,见了楚青就问:

    “姐,工人找到了么?”

    “找到了!又招了一些工人,你这次从日本那边搞来的两台机器,效率不错,现下咱们的人手应该足够了!”

    楚瑜嘴角噙笑,她摇头道:“不!远远不够!”

    “不够?”楚青不能理解,现在他们厂里的工人实在太多了,多到上班都躲躲闪闪的,只因此时的国家还没有相关的规定,一般的个体户是不能雇佣工人的,他们家雇佣这么多,也就是有人在背后顶着,否则怎么可能不被抓典型?“这还不够呢?都已经快一百五十人了!”

    楚瑜叹了口气,人确实多,可效率却不行,主要是这时候机器没有后世先进,一台机器的出货量很少,很多衣服都要靠缝纫机制作,虽然两班倒,却也不太够。

    “尽量再招点人!”楚瑜说完,从包里掏出一叠图纸交给楚青:“姐,这是剧里所有热门款的衣服,我都给总结好画了出来,明年开始,咱们发售同款的男装,喇叭裤更要做足了库存!务必做到人手一件的地步!”

    楚青和少安翻看这些图纸,越看越惊讶,楚瑜竟然把大部分剧里的服装都画了出来?这也太厉害了,不过,这部剧播出后真的能引发全民追捧的浪潮吗?俩人觉得有点悬。

    可楚瑜是决策者,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不去干涉楚瑜的决策,反正楚瑜每次都是对的。

    这可苦了少安了,又得去跑原料,有的原材料北京本地不好找,还得去深圳那边弄,有的原料需要外汇才能弄到,他还得在左逸飞的帮忙下去搞外汇,别提多麻烦了!

    这些款式都在做,库存也在慢慢增多,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

    -

    不知不觉,楚瑜换下了呢子大衣,穿上了棉袄外套!

    今年coco的棉袄有了新样式,做得像后世的羽绒服了,只是里面填了棉。

    楚瑜搞了一件粉色的穿穿,别说,还真衬皮肤,衬得她的笑脸粉扑扑的。

    她本就漂亮,穿的衣服又扬起,搞得班上的女生都过来问她衣服是哪买的。

    “coco专卖店的!”楚瑜回答道。

    “哎呦,楚瑜,我发现你真有钱,每件衣服都好像是coco的!”方亚楠说。

    楚瑜笑道:“也没有,我比较怕冷,coco的棉袄比较暖和!”

    “也是!这死天气确实冷!”

    “楚瑜你这衣服好好看!我也想去买一件!”

    “搭配的喇叭裤也好时尚!”

    “在哪买的?地址告诉我,我也去买件过年穿!”

    她们你摸一下我摸一下的,把衣服摸了好几个手指印出来,楚瑜好脾气地笑笑,一一回答了问题。

    她脾气好,人又和气,虽然有钱却从来不会看不起人,班里的同学们都比她年纪大,都把她当小妹妹宠着,楚瑜不知不觉就成了班上班宠了。

    “对了,楚瑜,作业借我看看!”

    “我也要!看楚瑜怎么翻译的!楚瑜的翻译就是标准答案!”

    楚瑜失笑,把作业套给他们,自己继续看书了。

    -

    年前这段时间,楚瑜一直忙着准备考试,她对自己要求严,决不允许自己跌下神坛,再说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学习都学不好,说再多都是假的,又要忙事业又要忙学业,楚瑜忙得焦头烂额的,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听到一个消息。

    培训班的房主来话了,说现在步步高英语用的房子,他要拿来出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