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4章 悲惨宫女  武侠乐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34章 悲惨宫女 (第2/3页)

稍有违规者,将被处以“提铃”、“墩锁”和“板著”。所谓“提铃”,就是受罚宫女每夜自明宫德乾清宫门到日精门、月华门,然后回到乾清宫前。

    徐行正步,风雨不阻,高唱天下太平,声援而长,与铃声相应,这是一般的。所谓的“墩锁”,是一个刑具的名字。它高约20厘米,一尺见方的木箱。上盖有四个洞,分别锁住手脚。由于宫女无法站立而得名。而“板著”就是受罚宫女面向北方立定,弯腰伸出双臂来,用手扳住两脚。不许身体弯曲,一直要持续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一般情况是受罚宫女必定头晕目眩,僵仆卧地,甚至呕吐成疾,最后殒命。

    宫女一旦生病便处于无医诊治、自生自灭的境地。

    明朝规定:“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以证取药。”宫嫔尚且如此,宫女自不待言。据明宫史记载:在金鳌玉水桥西、棂星门迤北羊房夹道,也就是今天的养蜂夹道,有内安乐堂,其中“有掌司总其事者二三十人。凡宫人病老或有罪,先发此处,待年久方再发外之浣衣局也。”这就是说,宫人得了病,或是年老了,要和有罪的人一样,发配到这里靠自己的生命力延续时日,其实就是等死。

    宫女若不幸死去,皆是死无葬所,火烧后尸灰填入枯井。

    明朝宫女一生锁闭深宫,供帝王玩弄和役使,直到死亡。

    如果不是有名的宫女,都不会赐墓,而是火葬。火烧后将众多尸灰一起填入枯井。到了嘉靖年间,有一个贵嫔捐钱买了几亩民地,宫女不愿其尸灰入井的,则埋此地中。据清代文人刘廷玑的在园杂志卷三中说:“墙固垒垒,碑亦林立,每于风雨之夜,或现形,或作声,幽魂不散。”清初的文人沈椿也在他的宛署杂记中说,宫女临死时,都遗言不要把棺材埋得太深,她们认为埋得越浅越可以早些转世投胎,重新过个有生命、有意义的人生。

    揭秘明朝宫女的七大悲惨结局?宫女被随意欺凌

    前文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