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7章-(゜-゜)锦衣卫也来了(一) (第1/3页)
对于锦衣卫,《明史》里有着这样的记载: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
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
寻又改为都尉司。
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
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
……
儿这,便是大明朝锦衣卫的来由!
正常情况下,跟东厂西厂的太监们不同,锦衣卫一般由皇帝亲信武官担任,其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并直接向皇帝负责。
当然了,这其实只是明面上的。
事实上,锦衣卫的职权范围其实很广也很笼统,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卤簿仪仗,修理京师街道、疏通城中沟渠、抓捕各种犯人等等工作。
同时,锦衣卫下辖掌诏狱的北镇抚司、南镇抚司、经历司等衙门……而人员框架构成更是主要由指挥使和直接下属为副手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以及再下一级的镇抚使、千户、百户以及最基层的总旗、小旗以及无数暗探、力士等等组成。
总之!
锦衣卫除了职权范围很广,同时还是个庞大的特务机构,除了锦衣卫的卫所之外,暗探、番子等网络更是遍布天下,担负着监视百官和民间的职责。
所以,理所当然的,有时候他们也需要管到江湖武林,对江湖各大门派进行监视和渗透,以免那些以武犯禁的江湖人士势大并对大明王朝皇室的统治造成影响。
毕竟,那些江湖大侠们以武乱禁是常有的事,武功高了就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然后可以不受管束了,对于那样的存在,锦衣卫就自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不?
在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特意组建了‘江湖百晓生’组织并处心积虑地谋划和酝酿了足足两三个月之后,终于,在锦衣卫刻意引导之下,江湖武林彻底动荡起来了。
眼下,不仅嵩山派左冷禅连发十二道英雄帖召开武林大会准备集结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