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三章大礼包  崛起之财路官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一十三章大礼包 (第2/3页)

    就是这句“警车转得多,案发率就低”,让郑局长骂了娘。这他娘的明显就是“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

    想让警车转得多?行啊!你给我钱买车,我天天让它上街转悠去。

    待心气平顺了,郑局长拿起电话,给市局一个老同学拨过去,他必须问问,市局的领导到底是怎么个心思。

    这个电话打完之后,郑局长茅塞顿开。

    岛城市买巡逻警车,肯定不会买什么高档车,作为副省级的省会城市,岛城市就算再没钱,也不差那一二百辆警车的钱。再说了,岛城市本地有车企,要点折扣很容易。

    关键问题出在是,松江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郑永忠和常务副市长以及财政局长,不在一条线上,而且郑永忠和这两人还有积怨。

    一提到给公安局拨款买警车,财政局长就诉苦,然后不失时机地在领导面前给公安局上眼药,说他家小区附近的警车,经常是车在人不在,他问领导,买再多车,停个空车在路口,能起到什么作用?五年前市里给公安局拨过一笔经费,最后审计的时候,似乎出了点问题……

    得了,什么也别说了,常务副市长的大笔一挥给砍掉了八成。

    话传到郑永忠的耳朵里,把他给气得呀,财政局长当时要是坐在对面,他都会摸枪。

    在官场上,干到他们这个级别,像这位财政局长这样的人,还真不多,甚至可以说凤毛麟角,偏偏让他就碰上了。

    黑材料可以慢慢收集,但绝不能低头,不能让财政局看笑话。

    提高市民见警率,是市里面主要领导的意思。就算经费受阻,他这个公安局长不能说没警车我手底下的人就不能上街。

    可是岛城市这么大面积,靠走,能提高多少见警率?说一千道一万,郑永忠觉得,得自己想办法解决警车的事儿。

    怎么解决?很快郑永忠心里就有了想法。可是他这个想法不好明说。

    别看郑永忠看上去像个大老粗,可是在官场浸淫多年,说话的艺术也学了不少。就比如……这次下发的文件。

    西城分局的郑局长,从市局老同学那儿得到的有用信息是:领导希望几个中心城区的分局想办法跟市内企业联系,让企业捐一批警车,同时,最好避开驾校、洗浴中心之类的容易让人联想的企业。

    放下电话,再看一遍桌子上的文件,郑局长终于回过味儿来了。

    关键信息都藏在文件的第二和第三点里。第二点里,强调把钱“先拨给几个经济实力相对差的分局”,那么什么是经济实力相对好?无疑就是辖区内企业实力强啊!

    辖区内企业有钱,才能让他们捐警车啊!企业要是穷得叮当响,总资产不过百十万,你好意思跟他们要警车?

    再就是第二点里的另一句话:先送炭,后添花。

    这句里的意思可就深了。

    可以理解为拨下来的经费,先给特别缺警车的分局,再给一般缺警车的分局。顺着字面意思,这么理解肯定没问题。

    可是呢,你要是了解了这次经费受阻的背景,你还可以这么理解:市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