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千夫所指 (第2/3页)
高盛在华尔街是神话,是点油成金的圣手。无论是参议院卡尔·拉文跟戴安·费恩斯坦,还是众议院丁格尔,他们的调查报告都有一个共同点,原来油价上涨并非供求失衡,而是投机资金的炒作。
高盛并没有真正的石油需求,那么作为洲际交易所老板的高盛,利用交易平台的便利以及在华尔街的威信,再加上默提报告的开路,在石油市场获利数百亿美元,就成为了美国国会千夫所指的投机分子。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卡尔·拉文在国会山炮轰高盛的报告,异常愤怒地批驳,说油价突破100美元没有正当理由,商品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投机的天堂、贪欲的狂欢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能源信息局局长盖尔·鲁索也跟着站出来炮轰高盛,相对于拉文的冲动,鲁索显得更为理性,他耐心地从供求关系,从市场的石油需求增长到油价的增长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油价每桶90美元比较合理,超过90美元,都是过分投机行为的结果。
鲁索最后来了温柔的一刀:“难道全球经济都要为资本巨头的过度投机来埋单吗?”
鲁索并没有直接炮轰做多石油获利最丰厚的高盛,相对于希拉里、丁格尔以及拉文的义愤填膺,他的最后一句质问却将高盛推向了全球人民的对立面,有谁愿意为别人埋单?
无论是国会议员、能源部还是希拉里的证据,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投机仓位的一个调查,除了拿到高盛的获利数据,谁都没有拿到高盛用于炒作的、详细的、确凿的交易数据,又该如何界定高盛的资金就是投机资金呢?议员们义愤填膺,逼迫洲际交易所提交大宗的交易数据,希望能够通过更具体的数据找到高盛的蛛丝马迹。
2008年6月3日,大鳄索罗斯出现在国会山的作证席位上。
这位爷在东方可是赫赫有名,扫荡东南亚。他曾经狙击泰铢,将泰国拖入了金融危机的暴风眼儿之中。接下来又抛空港币,企图在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迅速将香港的经济搞垮,这样一来整个东南亚就成为了自己的屠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