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八章下一个就是希腊  崛起之财路官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六百零八章下一个就是希腊 (第2/3页)

者披露了一些情况。投资者不看清楚证券或者票据的条文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申请银行户口的时候,根本没有人会花时间看清楚条款,只是在表格上签名,条文写的是什么,一概不知。金融大亨的拿手好戏是头一宗交易有相当合规格的条文,客户拿去给专家看,专家详细解释。客户认为没有问题之后签名,于是完成交易。经过几次交易之后,票据的名称不变,格式不变,但是条文修改了,客户以为是与过往一样的交易文件,于是签了摩登卖身契。无论客户如何小心,这些精心设计的条文和巧妙安排的交易过程仍然可以令投资者倾家荡产。

    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经济体系,德国若拒绝援助希腊,希腊会陷入困境。希腊主权违约危机日深之际,欧盟各国迟迟才肯出手相救,原因就是欧盟各国不满希腊政府的欺诈行为。

    2010年1月27日,高盛安排希腊政府向中国政府推售230亿欧元希腊国债,遭到中国政府拒绝。市场传出中国拒绝购买希腊主权债券的消息之后,立即出现恐慌。希腊的主权违约风险增加,高盛过去几年订立的希腊主权违约“信换证券”价格则被推高,高盛因而获利甚丰。“信换证券”像是自由买卖的保单,希腊主权违约风险增加时,买入“信换证券”受保权利的人可以得到赔偿。那就是说,高盛在搞垮希腊主权信用之后,便能在“信换证券”市场赚大钱。

    一边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袭击希腊政府和欧元,高盛同时担任希腊政府的金融顾问,又秘密地使用衍生工具下注希腊政府违约及欧元下跌。

    有高盛背景的一家公司MarkitGroupofLondon在今年9月刚刚推出名为iTraxxSovXWesternEuropeindex西欧指数。希腊政府发行主权债券要有“信换证券”的履行付款责任保证,由于希腊的违约风险相当高,“信换证券”的赔款责任差点搞垮了美国国际集团,阴影犹在,各大行都不愿意承接“信换证券”的赔款责任,令希腊的违约保险费急升。银行及投资者不愿意持有希腊主权债券。债券的销路差了,主权违约机会增加,恶性循环不断加剧,这样就会引发希腊主权违约危机。”

    衍生工具“信换证券”能有效地让银行及对冲基金在一家公司,或者像希腊那样整个国家无法履行付款责任的时候赚钱,但同时也令雅典政府更难筹集资金支付账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