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308 罄竹永书  三国悍刀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00308 罄竹永书 (第2/3页)

寒门庶族的活路了,不过光禄卿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却让寒门庶族看到了希望。”

    徐庶突然报以冷笑,直视面前这位点到为止的世家子,不屑道:“你这话说的是没错,大汉的察举制已经被世家望族操纵和利用,乡闾舆论也被你们这些人心不足的世家望族子弟所左右,使得大汉从选拔官吏的根上都**的难以入目。”

    “但世家望族出身的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却是挂羊头卖狗肉换瓶不换药的另一种腐蚀大汉基石的制度罢了。”

    “九品官人法明面上交给天下人或者说天下寒门看的,确实是一条挺不错的活路,只要是高才异质懂得治国用兵之术,不论才能和家世一律录用。”

    “但是你忘了,不,你没忘只是刻意没提,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方式其实还是和察举制没什么两样,因为担任中正官的还是世家望族,根本没有寒门庶族可以染指这一清贵要职。”

    “再者说了,就算是担任中正官的都是延尉傅燮那样公正严明的世家好官,又能怎么样。”

    “品评人才的两个大方向,第一个还是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爵位高低这些被称作薄世的家世,第二才是中正官对入选者的才能、品行、事迹做个总评的状。”

    程昱也不抢话,冷笑着的听徐庶绕来绕去的讲述新鲜出炉的九品官人法。

    城府很浅的徐庶,没来由的一阵脸红。

    一直平静审视两人唇枪舌剑的刘辩,心里门清,徐庶其实并不是在反驳程昱,因为程昱说起察举制也好九品官人法也罢,只是一个引子,并不是真的想要长篇大论这两个制度繁琐冗杂的选官制度的优劣。

    徐庶的目的不外乎想要让自己这个储君看清九品官人法的真正面目,希冀着能为他们这些寒门庶族谋取一条真正的活路,哪怕是让自己对九品官人法保持一丝怀疑态度也行。

    程昱作为徐庶的死对头最应该直截了当的用声音盖过他,让他心底的那点幻想破灭,却没有,显然是给他挖了一个更大的坑,还有什么比起出谋划策时有私心更让君主厌恶的?怕是没有了。

    程昱偷瞥了一眼主公,见他神情平淡如水,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接过了话茬,免的被主公看出自己刻意算计徐庶:“他说的没错,九品官人法确实是世家望族谋取私利的另一种隐晦手段,但是有利益便会有纷争,何况是关乎宗族兴衰的入仕。”

    “说句诛心的话,大汉庙堂的真正主人其实并不是皇帝陛下,而是以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为的这些顶尖簪缨世家。”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可不是说起来好听那么简单的,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大势左右庙堂乃至整个天下的局势。”

    说到这里程昱突然狠狠的握拳砸了一下桌子,眼底透露着与文人身份不相符的杀气,咬牙切齿道:“与王莽无异。”

    “就拿隐隐一家独大的外戚党来说,嗯,卫将军卢植销声匿迹以后现在也可以称作新武官一脉,明面上大将军的嫡系占据着大大小小七成以上的实权武官,新凉州牧董卓和新并州牧丁原这两个大将军的义子,分别还掌握着二十万堪称虎狼之师的铁骑。”

    “可不论是董卓丁原也好,其他的大大小小实权武官也罢,全部出身于士大夫党背后的世家望族,这些武官要么直接就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些顶尖世家望族的门生故吏,要么祖辈父辈或者兄弟子孙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些顶尖世家望族的门生故吏。”

    “一旦到了宗族危急存亡时刻,主公认为能够几个人可以为了大将军抛弃宗族,抛弃父母妻儿?”

    程昱和徐庶是不对付,不停挖坑,但他对于同样出身世家望族的陈群却是不吝赞誉:“家父和先生不止一次的赞誉建康俊彦就说默默无闻的陈群亮拔不群,以前我还不相信,总觉得孔融管宁的才学胜过他十倍,怎么也没想到陈群会有这么一针见血隐晦深沉的权谋庙算。”

    “九品官人法正如当年汉武大帝颁布的推恩令,不费吹灰之力兵不血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