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83 大汉文脉所在 (第2/3页)
经大儒。
在太学一人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博士孔宙,张芝、皇象、师宜官等书法四贤,山子道、王九真、郭凯、严武等围棋四国手......堪称每一条文道上的薪火相传之人。
庞德公勒停鬃毛黯淡的老马,下马扶起了伏在地上痛哭的说是半个学生其实是衣钵弟子的戏志才,从未见过他露出这副姿态,当初被宣武帝通缉也不曾这般:“志才,你起来吧,地上太凉,以你的身子骨会得重病的。”
戏志才闻言,眼泪越发的止不住了。
相交数十年默契如同胞兄弟的黄承彦,挥了挥手,白发苍苍的老儒们其乐融融的下了驿马驽马,也不说话,大部分白发老儒生从系在马鞍的布袋里拿出了熟宣和笔墨,心无旁骛的继续撰写未曾完结的匹夫之言。
只有几位平日里经常去找庞德公讨要柿子吃捎带脚授课的稷下祭酒,一脸玩味的瞅着庞德公,好不容易碰见一件可以打趣庞德公的事,哪里会错过,就差抓起一把宣武帝命人从丝绸之路移植过来的向阳花木籽了。
庞德公看着戏志才长大,对于形同儿子的弟子知根知底,命犯天煞被人骂做扫把星的他,看似对一切的亲情不在乎,心里只有完成这辈子最大的志向。
其实是完成自己这个先生最大的志向抱负,中兴汉室,重现汉武光武时期的万国来朝。
所以这个弟子啊,比谁都珍视从未得到过的亲情,就连生无可恋以后给自己找的唯一活下去的理由,便是完成先生的志向,谁能说他没心没肺冷血无情。
庞德公强拉硬拽着把戏志才从冰冷的雪地里拉起来,就如戏志才还是少年时,拉着怯懦畏惧的他走上了书山,拉着他向虎牢关走去:“志才,你和荀彧周瑜两个臭小子顺势而为,布下的一个大局,先生是知道的。”
“也知道你借助刘小子那块响亮的宣武帝招牌,谋划了一件更为深远的收官,这一点先生很欣慰,这么多年来没看错人。”
痛哭流涕的戏志才听到先生随口说出的一句称赞,忽地裂开嘴笑了,又哭又笑,很是滑稽。
庞德公瞧见戏志才像个稚童得了一颗糖葫芦,莫名的有些心酸:“新年新气象,阎罗每隔十年清洗一次江湖也好,你绞尽脑汁的算计江湖十大高手战死也罢,其实应该是为了一件事吧。”
“散尽江湖气数入庙堂。”
“关于这场大局的落子,你比阎罗还有他那个弟子判官做的更好,或者说....嗯...更为心狠手辣,因为你不仅仅是散尽江湖气数,还要除旧。”
“大汉四大名将、卢植这些老一辈的武将战死,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乔瑁、陈留太守张邈等等中坚一代武将几乎是一扫而空,也是志才你苦心孤诣的结果吧。”
“先生我不像那个假仁假义的儒家祭酒荀爽,想要捞钱还要留下清官的名声,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所以说先生是支持你的。”
“只有这些占着位置不拉屎的老东西死光了,退耕还林封渔育湖,才能造就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气象万千。”
“所以说十大高手必须死,大汉四大名将,卢植、朱儁等人也得死。”
一路走一路说,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人心惶惶的虎牢关,往常高朋满座的普通酒肆还有秦楼楚馆,店门紧闭,店门大开的多数已经收拾蜀锦钱物亡命逃出了虎牢关。
这些年练就一身炉火纯青察言观色本事的太史虢,闯进一家早就没人的酒肆,拿了一壶黄酷酒双手奉上,交给说了一路的庞德公。
白发老儒们有的眉头皱起,显然对于太史虢强取豪夺的行为不怎么看的顺眼,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了,也没人去说三道四,抓紧时间多写两个字才是正理。
庞德公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戏志才见到先生赞赏,出乎预料的首次朝太史虢点了点头,以至于这位见惯了志才先生始终一副平淡面孔的太史虢,着实的受宠若惊。
灌了一口带劲的黄酷酒,庞德公通体舒泰,身上的寒意也驱散了很多:“志才你记住,自傲是好事,国士自傲也是应该的,但是万万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