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建厂 (第1/3页)
“我们公司能得到江区长的欣赏是我的荣幸。”叶淳谦虚道。
“哪里,这也是我们区里的一大幸事,只要叶总愿意,我们区里可以给予你们公司政策上的支持。”有希望,江区长心里一阵喜悦,连忙给这个希望打一个定心针。
全国各个省市区县都往沿海方向争夺投资,各种优惠政策就像不要钱一般通通提出来,其目的只有一个只要投资落地本地区。
不少市里的一把手二把手甚至都亲自登门,可见在这九十年代初期城市间的挖墙脚截胡投资商的事情不知凡凡。
“关于投资方面我肯定愿意大力支持,不过目前的投资方向还没归纳,有些不方便新增加别的项目。”叶淳略微疑迟道。
应龙公司准备拆分部分业务独立成立子公司,正缺乏独当一面的人员,实在不怎么方便再另外投资新的项目。
有时候,一家企业不是开口说投资某个项目就可以进去了的,作为企业的高层,首先要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其风险是否可控,和能否给公司增加利润,以及政策风向是否异变,这时候才会有企业进入某个项目里。
虽然叶淳并不在乎这些,但是他却不得不考虑管理层和相应的技术人员的缺乏。
90年不是2000年,这时期除了国内泛滥的出国潮和和铁饭碗还有大学生分配的因数,不进行挂靠的民营企业很难招收相应的人员的。
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文化潮流对东方文化潮流的冲击,让许多人都出来期待和害怕的思维之中。
江区长一听叶淳话里代表的意思,便着急了,他如何愿意失败而归,手里有闲钱的大富豪就在眼前,如果不能争取到一个项目给自己的区里,他都不好意思向区里的父老乡亲门交代了。
“叶总,别急嘛,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区里尽量帮忙解决,只要贵公司愿意在我们南山区里进行投资。”
看着一脸恳求样的江区长,叶淳心里感慨万分,这年代为了发展经济领导们都能够放下身份来求人,这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