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昂贵的观测 (第1/3页)
当129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严阵以待,组成了滴水不漏的天网观测系统,肖锐顿时觉得自己的底气一下子足了好多。
这几乎是人类宇宙观测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集群行动。
这129颗卫星,本来肩负不同的任务。
有的,是气象卫星,其作用是检测地球大气层的云团、气旋变化,给出准确的天气预报。还有的,是定位卫星,给出地图服务和导航服务。更有的,是通讯卫星,为通讯信号或者电视信号的传送提供服务。
而此刻,通过ero与开普勒公司的通力写作,竟然真的调动出这么强大的卫星力量,来击中优势兵力,观测疑似ufo。
要不是ero和开普勒分别具备强大的技术力量,并且通力合作,这个卫星天网是绝不可能架构成功的。
当然,调动这129颗人造卫星将耗费非常多的资源。简单的说,就是非常贵。
所以,ero与开普勒定下的方案是,这一次的集中观测,最大只能持续两天。
两天之后,不管有没有获得有用的观测结果,不管有没有达成预期目标,这一次的集中卫星天网观测,都必须先告一段落。
毕竟,强大如ero或者开普勒,也不敢拿着一百多颗人造卫星随便调度——每个人造卫星都各司其责,可是容不得长时间的挪作他用。
所以,由于这些人造卫星都已经在各自的卫星轨道上正常服役,为地球提供相关服务。
而且,在这之前,这些人造卫星的“视角”都是朝着地球表面的。
此刻,为了严密观察距离地球表面50万公里的“外部”宇宙空间,它们都已经转了一个身,将视角朝向了远离地球的方向。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卫星天网观测的优越性。事实上,从地球卫星上面进行观察,比从地球表面上进行观察,不知道优越了多少倍。
首先,从卫星轨道上利用卫星进行观测,避免了地球大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