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7章 变异的府兵制(上)  北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057章 变异的府兵制(上) (第2/3页)

州军根本不需要。

    百姓的根基是土地,只要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干啥都行,而李思钰也正是以土地为诱饵,将无数百姓、军卒死死绑在他的战车之上。

    有人会说,李思钰给他们的土地其实也不多,远不如大唐开国之初,但是呢,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个成年男丁究竟可以耕种多少田地?

    在没大型机械耕种田地情况下,一个男丁顶多也只能耕种十余亩田地,战乱频繁,男丁死伤过多,一家人能有一个男丁就算不错了,你能给多少土地要他们耕种?

    一百亩?

    还是两百亩,三百亩?

    大唐之初,经历过隋末动荡后,男丁稀少,尽管赋税很低,远比十税一要低了许多,可关键是分给百姓土地很多,多到了百姓根本无法耕种得完的土地,无法耕种,但依然要缴纳赋税,这同样会给百姓增加不少负担,大唐之初的残破,到迅速恢复壮大,与剥夺百姓钱粮也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这又说回来了,大唐之初,分给百姓多余了这么多的土地,无法耕种得土地还要缴纳赋税,极大增加了百姓负担,百姓咋还愿意如此呢?

    这就又要提及大唐的聪明之处了。

    十三经注疏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永远都是将家族延绵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去做,人丁因战争而减少,总会不断增丁添口的,现在土地多的种不了,以后总会有子孙去种的,或许到时候还不够子孙去分得呢!

    百姓土地越多越是欢喜,这是再明摆着的事情了,可一开始穷的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从口中挤出钱粮,缴纳自己无法承受的赋税,这就有点像是朝廷在竭泽而渔一般,可事实上大唐之初的确很厉害,府兵制也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