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胡言乱语 (第1/3页)
看着崔聃若有所悟,刘景瑄不由笑道:“中原秋冬必会战乱不断,最后获胜的也只可能是朱温贼子,李飞虎、李克用是否身死其中尚不好说,但势必会对关中、河东道造成很大影响,朝廷又将走向何处也无从判断,但你小子以为北地王会真的坐视天下危局不闻不问?”
崔聃微微摇头,若有所思道:“姑父自然不会坐视朱温轻易得了整个河南道,进而夺了大唐天下,但卑职以为姑父也不会轻易兵入中原。”
刘景瑄笑道:“那是自然,若论隐忍,当今之世还无人可与北地王相提并论,此时出兵中原也绝非最佳之时,但是陛下为平州将军,为平州总督还是可以的!”
“平州?”
“是了,平州于长城之内,又在我营州之下,陛下为平州将军再为合适不过了。”
看着崔聃恍然大悟,刘景瑄心下甚为得意,自己舍去一切前来营州,眼看着一切牺牲就要有难以想象的回报,心下难免得意起来,笑道:“王爷先让陛下入参谋部,再入三院,营州军政皆参与其中,其中好处自不必多言,虽时日尚短,但王爷选择的时机却极为巧妙,若无三院反对商贾前去倭国以至于百姓不满,陛下想入三院可能还要花费些许手段,而今时却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李思钰基本上不怎么插手三院政务,三院也竭力避免李思钰介入其中,主要还是因为李思钰并不想给后来者提供太多理由插手三院,但是三院连连出错,百姓对其极为不满,如此之下也只有他这个营州主人才能力挽狂澜,也就有了插手三院政务最佳时机。
也的确如刘景瑄、崔聃所言,别看李思钰整日无所事事,整日重新整理监察院卷宗,审理自认为不公平、不公正的案件,好像根本不去理会关内天下局势,真实情况又是如何,身边亲近之人最是清楚。
李思钰、李裕两人推门走出,李思钰没有与站在远处躬身抱拳行礼的刘景瑄、崔聃多言,只是微微点头背着双手离去,李裕则微笑迎向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