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灯火阑珊处 (第2/3页)
我刚刚讲过,怎么会错到如此离谱的程度?!”陶老师的眼神很凌厉,语气很不满,故意把语速放得很慢,这更增加了来自老师的那种强烈威压。
崔盈盈很少受到这样严厉的批评。她羞愧地低头,恨不得找个地缝扎进去。
陶老师又指了指崔盈盈的身后,说:“金镯儿同学,你来回答老师这个问题。”
其实,小镯儿刚才也是有点走神。但是,她对这首词还是比较熟悉的,最近她经常翻看课本,里面讲的什么内容大致已经有所了解。再加上她对这首词的理解,小镯儿回答道:
“老师,灯火阑珊这个词,本来是指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天空飘洒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却散尽,即便是在人的头顶上显得流光溢彩,但落到地上却已熄灭,所以,人站立的地方仍旧是昏暗的。我觉得,阑珊这个词,除了昏暗寂寥以外,还有一层意思是指有那么三分的凄凉。这主要是指辛弃疾当时的心境。
作者辛弃疾,先写了这句‘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意思是说这些元夕夜看灯的女子们,她们个个雾鬓云鬟,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但是,这些衣着光鲜笑语盈盈的女子们,并不是作者心之所系之人。他在众多的人群中,却难以寻觅一个很符合自己心境和心情的知己,此时的作者,已经觉得很失落,几乎不报任何希望了……可是,忽然,一扭头,他的眼睛却一亮。在那烟火散尽、残灯一角、略显冷落之处,却看到了她!原来,她就在这冷落凄凉的地方,欲归未归。
作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正是他自己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他悲喜莫名的感动了。此时,这个女子无意中进入了他了眼帘,也随即进入了他的内心。
其实,老师您上节课讲的上阕,那里面充溢着灯火、月光、烟火、笙笛、社舞,这些交织成的一片欢腾,今天讲的下阙,也有惹人眼花缭乱的佳人丽女。所有这些都只是铺垫,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铺陈设定的。倘若没有最后这个人出现,所有那些铺垫又有什么意义和趣味呢!”
小镯儿洋洋洒洒、侃侃而谈,用字精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