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新班主任郭青叶老师 (第2/3页)
但是,他脑子又也别聪明,就算没有完成作业,只要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让他补写,补出来的作业质量还是很高的。还有,背诵课文,他背得很快,别人三节课能背完的课文,他一节课往往就背熟了。
每次,郭老师检查同学背诵课文,作为儿子的袁恩泽总是第一个举手,把手举的高高的,嘴里面还声音很高说“叫我,叫我,叫我!”。郭老师就微笑着让他站起来背诵课文,当然,他背诵的肯定是最好的。郭老师毫不吝惜对儿子的赞誉之词。
母子这样在班里一唱一和,时间久了,有些孩子心理上有了微妙的变化,会有点不开心。虽然,自己背诵的课文的确没有袁恩泽背诵得好,写字也没有他写得好,但是,总是把他凌驾在同学们之上,让他红得发紫,别的人的光辉也就相应淡去了不少。
就连小镯儿的内心,也有点不太舒服起来。
有一天,当郭老师再次提问同学,曹操写的《观沧海》,哪位同学背熟了?课堂背诵一遍?然后,再找个同学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没有任何悬念,背诵这首诗的同学中,肯定会有袁恩泽。并且,他是第一个背诵的。他模仿自己母亲教这首诗的样子,那种情绪饱满的表情、和抑扬顿挫的声调,把这首诗很熟练地背诵了出来。第二个背诵的是班长郑子刚,也背得很熟。两个人都得到了郭老师的高度赞扬。
“金镯儿同学,你来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郭青叶老师直接点了小镯儿的名字。
小镯儿说: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得胜回师途中,他跃马扬鞭,行军到海边,登碣石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是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字绝言诗中的名作之一。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几句写的是曹操的想象。此诗写秋天的大海,一改悲秋之感伤,文笔雄浑,气势恢弘,作者将他的气度与抱负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了。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怀。诗人目睹山河壮丽之景色,激起了他要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很吻合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军事家的气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