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巡捕来访  笑傲江湖之我是华山小师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十二章 巡捕来访 (第2/3页)

为不义忘本之人,对自己家族也有不好的风评和影响。

    尤其是方巡捕的家就在华山脚下,虽然他不通江湖事,但是知道华山派在当地鼎鼎大名。在读书人印象中怕是与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相差仿佛。

    自古以来,侠以武乱禁。昨日行事怕是得罪他二人了,他二人对自己这个朝廷命官不敢如何,可自己的家人、亲族就在人家眼皮子底下。

    加上自己确实想破了此案。毕竟想借着机会在省、府两级的大佬面前露露脸,凭此功绩熬上一年半载的升个一级。可是听了高捕头话后,他方才知道自己想得简单了。凭着手下十几个捕快,对付那些高来高去的江湖人还真不够看,而且南少林摆明了不让官府插手此事。

    正在烦恼之时。高捕头建议他不如与华山派的人拉拉老乡关系,缓和双方一下关系。这倒让方巡捕眼前一亮,觉得可以一试,至少缓和关系也是好的。

    其实,他那里知道高捕头另一层意思。高捕头的本意就是让他通过吕不鸣二人了解一下江湖人的水有多深,不是咱们这个层级能干涉的。让他知难而退,借着贯实大师被害之事,给上官报个全百草行凶逃亡,不知所踪就得了。

    进了客厅,双方分客主坐下。令狐冲闻听那方巡捕竟是华阴县人,也是热情了许多。主动给他们呈上茶水。

    方巡捕心想既然是叙乡谊,也就好好与吕不鸣二人聊一聊吧。毕竟离家日久,也动了思乡之情。索性放开为官的矜持,谈起家乡风物也是情真意切。

    原来那方巡捕少年得意,二十多岁就高中举人。入京赶考后,连考几次进士都未中第,就这样在京师蹉跎了十余年。眼看年齿渐增,便无心再考,到吏部报名候选,候缺候了一年,才得了县典史的空缺,上任后竟被县太爷安排负责县内治安巡捕的要务。

    虽然任职不到半年,可是离家已经多年。谈起这些也是唏嘘不已。吕不鸣与令狐冲心中也是感慨,干什么都不易啊!与他聊了聊陕地风貌和变化。加上高捕头不时的捧哏,一时间四人谈笑风生,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趁此良机,高捕头倒是会做人,为昨日“误会”抢先向吕不鸣二人赔礼。吕不鸣并没有放在心上,令狐冲更是一笑而过。还很热情说道:“方先生若是有书信,过几日我与师叔折返回华山,可代为送达。”

    方巡捕表示十分感谢。话题一转,便说道:“记得九年前,我曾回乡短居,在州府大商家边老员外举办的重阳诗会上见过尊师一面。尊师温文儒雅,熟知文史,出口成章,谦谦君子之风,至今印象深刻。当时不知,后经人介绍方知,尊师乃武林翘楚,大派掌门。方某当时还为之惋惜。如此名士竟不为朝廷所用。”

    眼光一转,见吕不鸣神色欣然,令狐冲如有荣焉。

    方巡捕心思,看来那岳不群果然如朱家、郭解之流,眼前二人怕是有秦舞阳之血勇、展熊飞之身手。若是放下身段,倾心相纳,说不定得其臂助。毕竟江湖人士颠沛流离,那里有做公门鹰犬来得威风显赫。

    当下方巡捕心里热切起来。难得的不耻下问,话语更是加倍客气和热络。“吕兄弟,方某心中有一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吕不鸣不知那方巡捕心里活动,还当其人放下官架,人还是不错的。俗话说:人敬一尺,我还一丈。也是很客气的说道:“方先生,你我乡党,不必客气。有何指教,还请直言。”

    “当今圣天子在朝,群贤毕至,天下承平,海晏河清,江湖中人为何还有这许多争斗?二位武艺精熟,都是热血男儿,现海疆有警,正是一展身手之际,为何不为朝廷出力?”

    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