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三封来信  笑傲江湖之我是华山小师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章 三封来信 (第2/3页)

官军与倭寇着实狠斗了两场,目前一切平安,不要过于担心。信中倒是提到了几个熟人,南少林寺罗汉堂首座一休和尚,鹰爪铁枪门的花铁干,**拳高手飞鱼于镇江等人。言说到,江南武林各派对华山很是客气,也是吕不鸣两年前在南直隶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结果,得到了江南武林中人的认同。

    放下信来,吕不鸣心思,结交武林中人,掌门师兄倒是比我合适,不仅是一派掌门地位摆在那里,而且岳师兄颜值高,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君子风范,倒是符合江南人士小清新的群体审美观。

    这时,突听得宁中则一声长叹。吕不鸣倒是惊奇。自己这位师姐,为人刚强,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这无端端的唏嘘长叹倒是少见。

    “师姐,你这是?”

    宁中则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这些年,咱们华山眼见得日渐兴旺。可是你们师兄弟心也太大了,摊子也铺得太开。山上这么多弟子需要教导。嵩山派要全力巩固东南,驻扎在陕甘商道上的费师兄他们从明年起便全面退出。陕甘商道关系到华山的根本,大师兄肯定要亲自主持大局。如果大师兄去了陕甘,刚刚起步江南的事业,小师弟你就要常驻江南,可是山上这帮弟子仅靠我一人是教不过来的。冲儿还年青,其他弟子更是不要指望。今后几年,将是大伙儿最苦最累的时候了。我方才叹息的是:若是陆师兄、梁师兄、卫师弟、羊师弟他们还在的话,那里还需要你们师兄弟如此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听得宁中则如此说,吕不鸣沉默不语。宁中则说的正是华山派目前发展最大的短板。魔教的气熖已经不如往日,与五岳剑派虽然还时有武力冲突,但是已经敌对关系缓和了许多;嵩山派忙于将势力发展到东南,努力积蓄实力,五岳并派之举还要等七八年后;正是华山派埋头发展的有利时机。《九阴真经总章》、《易筋锻骨篇》的获得,还有思过崖密洞岩刻的发现,极大提升了华山派武力资源;财力方面,有建文宝藏的不断输出,极大的缓解了华山用度紧张的局面,甚至大有富余,这也是这两年大开山门、广收弟子的底气所在。所以说,目前对华山派来说,不缺时间,不缺资源,不缺金钱,不缺子弟,就是缺独挡一面的人才。

    “这个,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吕不鸣喃喃的说道。

    “小师弟,你说什么?”宁中则倒是没有听清。

    “没有什么,就是感叹时不我待啊!”

    “行了,大师兄的信我也看了,我后面还有事,我先去了。”说完,宁中则便一阵风似得离开了正气堂。

    吕不鸣说的办法,也是他心中计划已久的一个想法,迎接剑宗弟子归山。但是这其中的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啊!他心中暗自叹息。

    前两封信已经是如此难读。不知这第三封信,又有何等难为的事在等着自己。

    打开信一看,倒让吕不鸣小吃一惊,竟然是吴中方智方举人来的一封信。自南京一别,已经快两年了。本以为文武殊途,士民有别,社会阶层差距在,与方举人不会再有什么关联了。谁想到方举人竟然来信问候,吕不鸣倒是觉得方举人有些与众不同。将来信展开,果然只是简单问候,叙了叙分别之后的情况。与吕不鸣同船的两位举人,也是倒霉。那赵举人被倭寇惊吓,导致精神失常,不得不放弃科考,回苏州家中修养。而方举人在京师会试春闱中,发挥失常,名落孙山,在京师颇为惬意的闲居了一年,收集古籍善本古董瓷器若干。回乡途经南京,忆起旧友,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鸣,予以问候。信中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