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搬救兵  笑傲江湖之我是华山小师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十六章 搬救兵 (第3/3页)

。自此以后,按照早就确定的发展战略,岳不群、吕不鸣轮番带领门内弟子,以惠州木家为支点,参与到东南沿海的抗倭作战中去,广交武林朋友,多次与南北少林武僧并肩作战,造福东南沿海,大大提高了门内几大弟子的实战能力,大大增强了华山派在江南一带的影响力。

    而嵩山派左冷禅也没有闲着,六年前召开衡山会盟。五岳剑派与拜月教联盟三年多,可以说是实现了共赢,通过合作,双方都是获益不浅。通过衡山会盟,再次加强了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嵩山派作为主导,自是大占便宜,以嵩山派弟子与嵩山外围势力为主力的万山镖局全面在东南铺开。不过嵩山派的吃相太过难看,引得东南武林各大势力的不满,五岳剑派内部衡山派、泰山派的意见也不小。

    二十年来,历经岳不群、吕不鸣、宁中则的苦心经营,华山派日显兴旺。华山二代弟子已经有五十余人。比原著中的男女弟子二十出头,多了一倍还不止。多出来的弟子,近三分之二是近十年上山的。因为吕不鸣发掘的建文遗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毕竟练武之人也要吃饭的,没有钱,谁敢多收弟子。穷文富武,并不是说着玩的。招收弟子,山上的衣食住行,那一项都要钱;滋补的药材、练功的丹药、手上的宝剑更是花钱的大头;再加上江湖上的人情往来,所需金钱是巨大的。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弟子,都如同木岫一般,家资豪富,每年送上山的年礼、节礼都是几千两银子起。

    如果门内弟子都如木岫一般,华山派反而能赚钱。可惜木岫只有一个,大部分二代弟子都是家境平常的百姓人家,或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或是派内门人后裔。

    所以原著中,岳不群受限于财力,收弟子只能走精英路线,可惜的是会收不会教,倾尽派内资源,众弟子中只教出了令狐冲一个人才。

    有了这笔宝藏在手,岳不群自是底气十足。大开山门,多收弟子,广育英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华山派的未来才不是梦。若不是有意控制,这些年收的弟子怕得上百了。岳不群在吸取劳德诺的教训后,接收弟子首要来历清白,华山二代弟子多以北方人居多,北方人中更是以陕地为主。其次是看人品和韧性,所以绝大部分二代弟子都是平民百姓家庭出身。二代弟子中江南一带弟子也有六七个,虽然不多,但是代表着华山派东南布局的成功。这其中就以木岫为代表。

    华山派二代弟子虽然同门不同师,但依然按照拜师先后排名,陆大有还是在门内男弟子中排名第六。岳熙虽然年纪最小但是入门较早排名第七。大弟子令狐冲、三弟子梁发、四弟子施戴子三大弟子前些年就己经独立行走江湖,闯出的名头也不小。五弟子高根明、六弟子陆大有、九弟子陶钧、十弟子英白罗,十一弟子关雷生、十二弟子丁公腾展露头角;其他如岳熙、舒奇、农羊角、徐长卿等弟子或是年纪还小,或是武功不足,还有待成长;女弟子中许云罗、俞素锦、甘露、郁紫黛等成长起来了;外门弟子中二弟子劳德诺为首,自有方德达、范德才、邹德晓、房德向、边德易等带艺投师的陕甘武林子弟。

    陆大有早己不是原著中的武功低弱的六猴儿了。秋季门内小比,他一鸣惊人,竟然凭着华山基础剑法连败了十一师弟关雷生、十师弟英白罗、九师弟陶钧,与五师兄高根明斗了个旗鼓相当,最后败于四师兄施戴子之手。十一年的苦练,他的全真大道功己登堂入室。获得岳不群的同意后,他和大师兄令狐冲下山游历。也是臭味相投的关系。陆大有和原著一样,视令狐冲为兄为友,二人亲如兄弟。一路行来,也是太平。谁想到在回途中遇到了几名青城弟子。便发生了青城弟子“屁股向后平沙落雁”事件。

    二人回山后,便得知事发。岳不群盛怒之下,令狐冲被罚在祖师祠堂跪着,晚上门内大会公开受罚。陆大有急忙上朝阳峰搬救兵,想让师父吕不鸣出面为令狐冲说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