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7章 二选一  最后的三国2:兴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107章 二选一 (第2/3页)

司马军丧失了大部分的骑兵,所以司马师不得不采取守势,尽可能的避免与并州军进行野战,从洛阳传回来的消息,司马重建骑兵的决心很大,新建的骑兵规模不亚于并州之战前,而且所有的工坊都在全力以赴地打造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估计不出一年的时间,司马军的骑兵便可成型。

    这个结果完全在曹亮的意料之中,毕竟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有样品,任何工匠都是可以打造出来的,所以曹亮之前一直掌握着这个技术秘而不宣,就是为了防止这项技术提前泄露。

    并州之战中,曹亮将它拿了出来,也确实给司马军予以重创,司马师在交付了昂贵的学费之后,也开始认识到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重要性,开始了大规模的仿制。

    这一点,曹亮自然是可以预见到的,但此事却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说为了防止泄露,曹亮就主动放弃兵器装备的革新,他们想要抄袭想要仿制,曹亮无法阻止,但在技术领域,曹亮相信自己永远是走在最前列的,他们可以一直模仿,但却永远也无法超越。

    在骑兵的领域,曹亮已经走在了最前面,已经抢得了先机,司马师认识到了新式马具的重要性,但是组建新的骑兵又谈和容易,形成战斗力那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这两年的时间,曹亮又不知道会将迈出多少步。

    司马师一直在追赶,但想要赶上曹亮的步伐,何其之难。

    此时的司马师,不光是骑兵没有成型,就连步兵都捉襟见肘,否则他就不会在冀州广募新兵了,司马师这次也确实够狠的,战力不足人来凑,用人海战术来防御冀州,募兵三十万,就等同于将冀州的青壮男丁给一网打尽了,接下来冀州的防御问题倒是解决了,但由此而带来的后遗症却是层出不穷,没有青壮男丁,冀州的土地将会大量的抛荒,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遇到这种情况,曹亮更不会主动地去进攻冀州了,虽然说新募的军队没有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