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8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最后的三国2:兴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078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第2/3页)

有着深厚的交情,而且两家还是姻亲,施绩的母亲就是陶基的姑姑,两人正是姑舅兄弟,有着这么一层关系,施绩前往交州自然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所以施绩才会在巴丘之战后,瞧着形势不妙,率先地提出来南下交州的计划,原来施绩是早有这个打算的,既然留在荆州比较危险,倒不如早些远遁交州,交州地远偏僻,烟瘴横行,魏军真要长途远征,困难也不是一星半点的,所以施绩认为前往交州的安全系数要比留在荆州高的多。

    但陆抗却有意利用蜀国的力量来抗衡魏国,执意地留在荆州,两人政见不一,最终只能是各走各路。

    施绩对他的决定是不曾有过一点后悔的,在他看来,留在荆州,那是必败无疑的,如果一昧地听从陆抗命令,吴国真就全完了,时间会证明一切,自己选的这条路是保证吴祀存续的唯一正确之路。

    事实上,施绩对留在荆州已经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了,那怕他暂时地停驻在长沙,也仅仅只是“暂时”而已。

    施绩的军队需要粮草物资的补给,毕竟他们离开武昌之时,为了轻装而行,几乎扔掉了所有的辎重和大部分的粮草,每个人都只能携带十天的口粮,这确实也是为了逃亡的需要,如果携带的东西过多的话,那吴军行进的速度就会被拖得很慢,极易被魏军给追上。

    但轻装有轻装的好处,可以充分地保证行军的速度,但后续的事情也是比较麻烦,一旦偏离了计划,无法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获得补给,那么整个军队就会陷入到无粮的困境之中。

    维系军队士气和斗志的其实就是衣食,身无御寒之衣,口无果腹之粮,再坚强再有斗志的军队最终也会瓦解。

    陆抗撤出武昌之后的目标地是江陵,正常情况下,吴军十天之内抵达江陵,那是绰绰有余的,可行军打仗,哪有什么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