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7章 撤郡并县 (第2/3页)
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六个郡,后来不断地析分,新设立了建平郡、宜都郡、衡阳郡、湘东郡、临贺郡,生生地将荆州六郡划分为了荆州十一郡,郡的数目,比汉代时荆州九郡还多。
郡的数目越多,那就代表官吏队伍越发的臃肿冗余,不管是大郡小郡,从太守到计吏书佐,大小官员,一律配齐,可谓是麻雀虽小,也是五脏俱全。
官吏越多,对百姓的盘剥自然就越厉害,三国时期各国的兵民比例大约是十比一,而官民比例大约是在二十五比一,也就是说每二十五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就要养活两个半士兵和一个官吏,可见其负担之沉重,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
曹亮在征伐的过程之中,已经在刻意地改变这种局面了,以前的魏国,常备军的维持数量总是在五十万人以上,也是占到了人口比例的十分之一左右,如今曹亮的野战兵团,只有三十万余人,就算加上各地的郡国兵,数量也是比之前要少十多万。
从起兵之始,曹亮走的就是精兵路线,宁缺勿滥。曹亮深知,兵不在多,而在精,军队的战斗力,可不是仅仅是靠人多就能堆出来的,所以长年以来,曹亮一直狠抓军队的素质建设,不断地地改进装备,加强训练,提高实战水平,让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所以每一次的战役,魏军都从来没有在兵力数量上占据过优势,但却可以轻易地打败敌军,看似以少胜多的背后,其实是另有奥妙的。
曹亮不光是精兵,而且还简政,裁减冗员,精减机构,将一些析分出来的小郡重新划归到大郡之中,这样就可以节省下一整套的官僚班子,这次只派出四个太守,曹亮就是将荆南七郡重新地划分为四郡,将吴国新设立的衡阳郡、湘东郡和临贺郡给取消了。
在其他的州,曹亮也至少合并撤消了二十多个郡,一百多个县,这种撤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