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6章 猇亭 (第2/3页)
,姜维本人也已经是年近六旬了,像宗预廖化这些老将,更是直奔八张了,如果这一战打输了,也没啥可说的,他们一起跟着蜀国陪葬便是,但如果侥幸赢了或打成了平手,接下来的岁月,才是真正考验蜀国存亡的关键。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留给姜维这一代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培养蜀国下一代的领军人物,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
而司马伦正是姜维所看好的人,姜维一直以来都是把司马伦视为自己的接班人,而这次的猇亭之战,也是姜维对司马伦的一种考验。
司马伦能不能担当得起守护蜀国兴复汉室的重任,这一战便是最好的试金石。
同时这场西陵之战,也是蜀国能不能立足于荆州,与魏军相抗衡的关键所在。
吴国已经灭亡了,姜维虽然清楚陆抗还抱着复国的想法,但在姜维看来,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就算是他们这一次能打得赢西陵之战,但也仅仅只是能守住西陵,守住荆州的这最后一片土地。
想要反攻,想要收复整个的荆州,那是何其之难,更别说打到建业去,收复扬州了。
最务实的做法就是守住西陵,先在荆州占稳脚跟,等到将来有机会天下有变的时候,再出兵中原,讨伐曹魏,兴复汉室。
这似乎又回到了当初诸葛亮初出茅庐时那著名的隆中对的时候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就已经确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并且诸葛亮还为刘备量身打造了一个完善的战略计划,先取荆州后取益州,站稳脚跟之后,一路兵出荆州直取宛洛,一路兵出汉中直取关中,如此天下可定矣,汉室可兴矣。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刘备虽然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成功地拿下了西川和汉中,但反过头来荆州却丢了,诸葛亮两翼齐飞的策略最终还是泡了汤。那怕诸葛亮穷其一生,殚精竭虑,五次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