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9章 心存敬畏  最后的三国2:兴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19章 心存敬畏 (第2/3页)

细,鞠躬尽瘁,刘禅这个皇帝当得简直轻松的不要不要的。

    诸葛亮死后,蜀国经历了一个相当大的危机,那就是魏延和杨仪争权,两人相互攻讦,并且是大打出手,如果处理不当的话,蜀国会在这次内乱之中彻底地崩盘。

    刘禅在处理这次的危机方面,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他没有偏听偏信,而是无条件地选择了遵照诸葛亮的遗策行事,诸葛亮安排蒋琬继任,那刘禅就选择了信任蒋琬,利用杨仪除掉了魏延,最后又废杨仪为平民,彻底地解决了内乱的隐患。

    刘禅不擅理政,但却擅长于人治,蜀国内部派系繁多芜杂,争权夺势时刻不休,刘禅表面上来看是和稀泥,他既重用荆襄派系的蒋琬、费祎、董允,也不曾冷落益州派系的谯周、吴懿等人,而对姜维、夏侯霸这些魏国的降将更是委以兵权重任,至于张绍这样的元从派加外戚的身份,在朝中同样有着一定的话语。

    乍看起来,蜀国朝堂之上简直就是大杂烩,荆襄派系居于首辅的地位,但兵马大权却落在了雍凉派的姜维手中,元从派和益州派虽然看起来比较衰微,却依然是两支可以左右朝堂的势力。

    可以说,各个派系之间,起到了一个相当大的制衡作用,在蜀国朝堂上,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自然也就不会有权臣的出现。

    那怕是姜维执掌兵马大权,但在朝中,却也没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北伐之举还屡屡遭到诸葛瞻、董厥、樊建等人的反对,可见蜀国朝堂之争,暗流汹涌,波云诡谲。

    所谓的帝王之术就是御人之术,在历史上的皇帝,真正有雄才大略可以只手遮天的人物其实并没有多少,除了那些开国的君主,大部分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庸庸碌碌的,想坐稳江山都不是容易的事,比如汉献帝刘协、比如曹芳、曹髦、孙亮,臣强主弱,注定会被权臣所欺凌。

    而刘禅表面上看起来庸碌昏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