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7章 意外的奏章  最后的三国2:兴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447章 意外的奏章 (第2/3页)

案,基本上是曹亮所制定,杜预以及副都督石苞和刘靖以及水军都督王濬虽然有也参与,但曹亮的意见占据了大头,其他人不过是起到了辅助作用。

    在曹亮的计划之中,右军团虽然兵强马壮,但真正投入进攻的兵力并不太多,甚至水军舰队的投入兵力都要比右军团多。

    曹亮的如此安排让魏军的诸将很是迷惑,既然魏军已经开启了灭蜀之战,那么就不应该畏首畏尾,全力发起进攻才是,那怕蜀军在永安的防御再坚固,但对于例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魏军来说,这点小小的困难完全是可以克服的,只要他们倾尽全力,来发起进攻,许多人不相信他们拿不下永安。

    至于伤亡代价,那肯定是要有的,战争那有不死人的,如果能顺利地拿下永安,那怕他们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不过曹亮看起来却是气定神闲,魏军屡攻不克,曹亮显得是不慌不忙。

    毕竟曹亮考虑的层次,肯定要比右军团诸将更为的深远,伐蜀之战是一盘大棋,各个军团就如同是棋盘上的棋子,如何更为高效地利用这些棋子,以达到有效地打击敌人的棋子的目标,这才是曹亮所需要考虑的。

    永安地势险要,乃是蜀国东边之门户,这里集结着蜀军十多万的人马,几乎占据了蜀军兵力的一半以上,如果魏军在此发起强攻的话,以蜀军的防御能力,魏军想要拿下永安并不容易。

    为了避免出现较大的伤亡,所以在中路发起进攻的时候,曹亮并没有让右军团倾尽全力,而是采用了类似于牵制性的打法。

    其实曹亮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将蜀军的人马拖在永安,不给他们增援别处的机会,如此一来,在别的方向上,魏军的进攻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和轻松了一些。

    曹亮其实是对邓艾在北线寄以厚望的,在真正的历史之中,邓艾正是灭蜀的功臣,他偷渡阴平小道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