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九十七章 银楼票号  药农娘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百九十七章 银楼票号 (第1/3页)

    齐瞻点头:“对,简就是咱们三嫂娘家,温自然是温家,王便是王家,但因为这十年左右八大家里已经有败落的,败落最大的便是王家,因此这些年说八大家的倒是少了很多。”

    温竹青听他突然跟自己说八大家,料想和长安城茶行的那个章行长有关系,问道:“长安城必然是有个章喽?”

    齐瞻笑着点头:“不错,长安的四大家,宋、庞、陈、章。”他笑道:“章家虽然把持了长安城的茶叶生意近三成,但在这四家里,还是敬陪末座的。”

    “那三家这么厉害?都是干嘛的?”温竹青问道。齐瞻详细的解释:“宋家是做银楼生意的,兑换银子的地方,他们在两京一十三省都开了同一个名号的银楼,自作了一种银票,只要是持他们银号的银票,哪里都可以兑取现银。比方说我有三百两银子,现在要去京城做生意,但路途遥远,路上也不太平,带那么多银子容易被人打劫,那么我就存到宋家在长安的银楼里,然后拿着他们给我的银票,上面写清楚了谁谁谁,多少银子,拿着一张轻薄的纸上

    路当然更安全,到了京城,拿着银票去京城的宋记银楼兑换出来三百两银子即刻,收半分利息而已。”

    其实他没说完,温竹青已经明白了,这就和后世的银行一样,在往前说,那就是银楼票号,宋朝的时候便已经有了雏形,但发展的很慢,大约几百年以后,才快速发展了起来。齐瞻还在继续说着:“银楼的生意,自然是好生意,那么多银子周转,干点什么都能挣钱。唯独不好的一点,就是有些地方不认这个,虽然号称是两京一十三省全都开了分号,但其实有几个省还不算是宋记的,被当地的官府拿捏着你应该想得到,这种银楼生意利润太厚了,官府都眼红。咱们西北这边还好,江南、山东、海南那边,几乎都叫官府把持着,往那边走的,未必敢将银子存进去,因为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