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099 (第2/3页)
她与林如海伉俪情深,却也是多年经营的结果。她未出阁时性格张扬,嫁入林府后,也是弯下腰,小意伺候公婆,对夫君事事周到,才有今日局面。
黛玉的这份自在,却与出阁前毫无二致。她忍不住问:“那你在做什么?”
“女儿主持中馈呀。”见母亲面色严肃,黛玉有些委屈,纤纤玉指绞紧手帕,弱弱道:“夫君也觉得女儿辛苦,特意教授了一些快速算账的技巧,有时候还和女儿一起算呢。”
贾敏不想说话了。
她慢悠悠地呷了口茶,才徐徐道:“我以为我命已经很好了,没想到,我女儿比我命更好。”
十七岁前受父母娇宠,十七岁后又遇如意郎君,被夫君当女儿般呵护,不是命好嘛。
……
送走母亲,黛玉就眼巴巴等着谢嘉树回来。
一直等到日暮西垂,才听到熟悉的步履声以及丫鬟们轻唤“世子”之声。
黛玉立即迎到门口,两人牵了手进屋。
与外面的寒冷相比,烧着地龙的房间温暖舒适,令人舒服得忍不住要伸展身躯。
谢嘉树一进内室,就瞥到被收拾出来,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和日常物品。
他的脚步不由一顿。
黛玉明显收拾了供两人出行的行李。
可他已决意不让黛玉去涉险。
他拉住黛玉的手,面容端肃,声音也有些紧绷:“玉儿,我有话和你说。”
黛玉一见他的神色,心不由一沉。她咬着唇,望着他不说话。
谢嘉树继续道:“并非我不愿带你。事实上,昨夜我与幕后之人交手了,他必是想对付我。我担忧他使调虎离山计,想你留下来保护祖母他们。”
其实谢嘉树十分明白,红衣僧人若要火祭十万人,就不会来京。
但他需要一个理由。
黛玉又岂会不知他所想?可她无法拒绝这样的理由。
谢嘉树对上她暗含幽怨的眼神,忍不住抱住她,哄道:“我知你心中担忧,不会很久的。我会尽全力早日解决问题,回来见你。”
黛玉心知无法转圜,只能勉力压下心里的失望、担忧,轻轻点了点头。
第二日一早,谢嘉树在家中和东宫皆布下防护阵法,就出发西北了。
……
西北,夜色凄迷。
一名身穿甲胄的将军登上城墙,眺望着北方一望无际,隐没在夜色中的草原,神色逐渐凝重。
数日前,他接到安太妃的命令,配合前往北方的引路之人,开城门迎鞑靼入关,使之消耗朝廷兵力。
他心中知道,这是叛国。也知道,以鞑靼凶残嗜杀本性,会致百姓生灵涂炭。可他却不敢违命。
当初朝廷兵临城下,整个都城都弥漫着恐慌之际,是安太妃请动仙人相助,移走了十万朝廷大军,解了西北之围。
他们搜刮了朝廷军的粮草、辎重以及各式新式武器,收获颇丰,同时对安太妃也更加诚惶诚恐,唯命是从。
或许是出于愧疚,将军从心底里,产生了一种惶恐不安的战栗感。
忽然,将军视线所及的守卫一个一个倒下了。他正举目四望,惊疑不定,一柄寒光湛湛的软剑无声无息地划破了他的喉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