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名府的名人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名府的名人 (第1/3页)

    在我们大名历史上,曾经崛起过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追忆、称道,她就是享誉华夏的北京大名府。

    《水浒传》中,蔡京的女婿梁世杰梁中书镇守于此,手下天王李成、杨志、索超等强将如云。卢俊义、燕青出身此地。

    据记载北京大名府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年间,毁于十五世纪初,历世359个春秋。加上北宋以前,曾作为历朝路、州、郡、县治地,共有1400多年的历史。她在历史上又曾经起到过怎样的作用呢?

    明确说,今天的大名县城,历史上也是一座府城,但那是明朝大名府,并不是北京大名府城。据县志记载,北京大名府的遗址就在今天的大街乡。这个乡的驻地大街村,历史上曾经叫旧城大街,是北京大名府城的中心。东门口、铁窗口、南门口、北门口四村,曾是这座古城的四道城门。那么,北京大名府是怎样兴起的呢?

    据《五代志》记载,公元360年,东晋时期的前燕在该县当时一个叫贵乡的地方设置了贵乡郡和贵乡县,这是封建统治者在贵乡县地域设置郡、县的起始。不久,郡、县相继撤消。到公元535年,东魏统治者在贵乡县东北部的古赵城重新设置了贵乡县。43年后,即公元578年北周统治者把贵乡县治迁到孔思集寺。孔思集寺就在今天的大街村。第二年,北周又在这里设置了魏州。到了唐代,魏州城已经初具规模。公元621年,唐朝在魏州设置总管府,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魏州一带的统治。

    公元662年,唐朝把魏州改作冀州,还在这里设置大都督府。公元672年,冀州复称魏州。公元758年,唐肃宗在魏州设置魏博节度,派遣节度使,管辖魏、博、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