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了两淮之地?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了两淮之地? (第2/3页)

挥。像杜充这种自己有意识要上战阵第一线的文臣,可谓是少之又少。

    世人对杜充还有一个评价,就是残忍好杀。

    靖康初年,宋金开战,曾担任过沧州知府的杜充被朝廷加任集英殿修撰,又复任沧州知府,让他回到这面对金国的前线边鄙之地。当时金人南侵,从燕地而来寄居在沧州城之人很多,杜充忧虑他们是金人的内应,于是不论男女老幼全都杀害。

    战争之中,行非常之事,历代都不缺屠城将军,何况只是杀死一些流民呢?对于燕地流民来说,杜充是残忍好杀,罪大恶极;可是对于当时的朝廷来说,杜充却是临敌决断,有大魄力。杜充并未因为屠杀燕地流民而受责罚,相反,此后却被升任为北京大名府的守臣。

    杜充之后能够接任宗泽,担任东京留守一职,或许也与朝廷欣赏他的这些性格特质有关。在此之后,杜充却干出了一件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大事——决黄河大堤。

    宋高宗建炎二年秋,金兵从山东、河南、陕西三路南犯。是冬,杜充下令开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图以此阻挡身后追兵。掩护宋高宗难逃。

    可惜,杜充决河非但没有阻止金国东路军,还致使当地百姓被淹死二十万以上,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数倍于此。

    并且黄河从此开始了长期南泛入淮的时期,直到清朝咸丰、同治、光绪年间,黄河才慢慢恢复了由山东入海的局面。然而曾经富庶繁华的淮河流域却因黄河入淮而成了黄泛区,经过数百年之后,土地盐碱严重,再无往日的富饶。

    杜充一生所干最大的恶事,就当属这决黄河了,可谓是祸国殃民,遗害千年。与此相比,他日后战败投降,在历史上的影响实在是算不得甚么。

    然而对于宋高宗而言,杜充决黄河阻挡金兵却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危,是对他和朝廷的忠诚。因此,当杜充带兵南撤到江南后,宋高宗又对杜充加官进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