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八章 踏上金国土地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三十八章 踏上金国土地 (第2/3页)

同意了西门庆提出的要求,散都和勃达二人更是热情地邀请西门庆去他们家中做客。于是,西门庆迅速安排手下将货物装运上海船,组成一支小型的船队,等待着与金国使臣的船一起渡海。

    登州知府王师中选了一个晴朗顺风的日子,亲自将金国三位使臣送上了船,由马政父子陪同,呼延庆带着三艘平海军的战船护航,再加上西门庆的几条商船,船队一起扬帆出海,由南向北而去。

    从大宋朝的登州沿海路向北经过沙门岛,再到大金国辽东半岛最南端的苏州,最短的距离只有二百多里,顺风一日即可抵达。西门庆等人乘风破浪,当日就渡过渤海,在大金国苏州最南端的铁山港登陆。

    此时的渤海,没有来自日本的海上倭寇,却偶尔有来自高丽国穷乡僻壤的海盗拦截抢劫商船。但是金国崛起后,高丽海盗已经不敢在苏州附近海域出没。加之此次有大宋水军的战船护航,所以在渤海的海面上并未见到衣衫褴褛的高丽海盗。

    众人上岸,西门庆卸完货物后,商船就跟着大宋平海军的战船一起返航了。在李善庆、散都和勃达的帮助下,西门庆一行很快地就在码头上组建了运货的马队,驮运着自己带来的书籍和美酒,在女真巡逻骑兵队的护送下,向北边的苏州关行去。

    在铁山港码头的北方,有一道陆地关卡,叫作苏州关。

    这苏州关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始建的,那时在辽东半岛上沿着黄海与渤海陆地最短距离处,修建了一段封海长城,长约十八里,置关名为镇东关或合厮罕关,也就是契丹语“藩篱”之意,后来以地缘改名为苏州关。

    封海长城的两个端点,自苏州湾土城子至大连湾盐岛子,均依山凭险而建,初时以木栅结墙。

    女真人占领此地后,以土石展筑,在关墙的中段,建高大关城,外筑瓮城,上置墩台,两侧关墙再加边台、马面、斥候、烽火台,驻兵把守,日夜巡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